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行业资讯

广东:越秀区“五位一体”推进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日期:2025-09-29

面对“老城市新活力”的发展要求和土地资源高度集约化的现实挑战,越秀区城管部门坚持高位统筹,把构建规范高效的生活源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走出一条中心城区资源循环利用的特色路径。

一是立足空间挖潜,创新模式实践。人民街、北京街、大塘街等巧妙利用闲置地块,打造集生活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建筑废弃物处理于一体的综合处理中心,实现资源高效协同处置。大塘街将再生资源回收、环卫收运作业融入全域服务治理,利用小型压缩站融合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点;登峰街利用桥底空间设立全区首个废泡沫专项回收网点;梅花村街盘活闲置公房,建设集资源回收、暂存、宣传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两网融合资源回收站,有效覆盖周边社区,实现源头分类减量闭环。

二是发扬“先行先试”精神,体系化建设试点。黄花岗街率先探索构建“六位一体”资源循环体系(固定站、移动站、智能柜、中转站、资环小屋、三网融合点),统一品牌形象,整合收编从业人员,为全区体系化建设提供样板。六榕街推行“以车代库”、登峰街移动回收车进小区、矿泉街打造电子电器回收中心、梅花村街与民营企业开展物管小区智能化合作等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

三是加快网点布局,夯实体系基础。在街道申报基础上,越秀区统筹改造一批可回收物暂存点、可回收物回收点、大件垃圾收集点。重点推进登峰街云泉路以西桥下空间全区性中转站建设,完善回收网络“大动脉”。并加快推进123座生活垃圾投放点箱房式改造,改造完成后箱房式占比将提升至33%。统一采购600个660L可回收物桶,增配至投放点,提升回收便利性。

四是拓展低值回收,资源利用促效益。越秀区持续深化“两网融合”,依托街道环卫站源头参与,重点突破低值可回收物回收瓶颈,全区设立7间玻璃板房、布设492个旧衣回收箱、设置19个大件垃圾收集点,专项收集废玻璃、废织物、废木质等低值物。2014年6月以来,全区累计回收低值可回收物达93105吨,年度峰值超万吨,产生经济效益3149.26万元。资源化效益有效反哺街道环卫事业,实现政府、环卫站、企业、居民多方共赢。

五是凝聚多元合力,激发内生动力。政企社协同, 秉持“合作共赢”,积极引入广州环投集团等优质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回收。深化与教育等重点行业合作,推动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理念深入人心。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将经费与成效挂钩,有效调动基层积极性,提升源头减量效能。

(丘水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