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声:渝城善治|2025年世界城市日,市长们都在重庆聊了啥?
10月28日,在重庆举行的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上,来自国内外的市长们开启了“群聊”模式。他们所代表的城市,历史和文化各不相同,东北中心城市之一长春,八朝古都南京,南非经济中心豪登省……作为不同城市的管理者,市长们肯定有许多共通的话题。那么这一次在重庆,市长们聊了些什么呢?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通过内涵式发展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成为市长们关注的重点。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说,当前,重庆正顺应城市存量提质增效和人口结构变化趋势,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留改拆增”并举,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努力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注重数字赋能、安全韧性,以数字重庆建设为牵引,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在吉林省长春市,每1千人就拥有汽车353辆,超过了国内大部分的一线城市,这对当地的交通综合治理提出了挑战。吉林省长春市委副书记、市长顾刚分享了交通治理的成果与规划,“未来我们将通过城市双快体系的加速成网,加快公交、地铁、慢行三网融合,全力推动智慧交通的建设,统筹优化安全管控、交通组织、出行服务。2024年长春市的交通拥堵指数下降了7%,降幅居全国主要城市的首位。”
江苏省南京市则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更新工作。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霍慧萍表示,“以居住类地段指导意见和土地规划细则,推动危旧房改造、老旧片区蝶变换新;以低效用地再开发、存量资产盘活支持政策,助力产业转型发展;以施工图审查、消防审验等组合政策,守住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消防安全两个底线。”
海南省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勇介绍,“作为海岛型城市,海口把海湾空间与城市管网系统一体谋划,在排水防涝、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积累了成熟经验。城市排涝系统实现智能监测、快速响应,形成了'遇雨不涝、临潮不惧'的治理格局。”
中国的市长们积极对外推介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世界也在回应这些来自重庆的中国城市治理之声。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和重庆缔结友城关系20年来,两地友谊正不断深化。布里斯班市长施里纳在致辞中表示,布里斯班将与世界各地城市加强交流,共同促进更加宜居、更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和发展。
在南非的经济中心——豪登省,可持续城市化已成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南非豪登省副议长武约·姆拉卡扎·玛娜梅拉坦言,学到了重庆的经验:“我们高度关注可持续城市化,与中国在绿色发展和智慧城市创新方面的目标一致。重庆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数智科技深度融合,这些中国城市发展的经验为豪登省乃至全球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住房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副司长李喆表示,重庆凭借山水之城的立体景观和独特风貌,成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品牌,在建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世界城市日平台,重庆可以充分向外界展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为世界城市日倡导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提供更多鲜活的案例。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城市加入到世界城市日的“朋友圈”中来,交流“治城经验”、探讨城市愿景。人民城市,智绘未来。我们相信,城市,会让未来生活越来越美好。
(记者 谭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