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金砖未来城市论坛“云城”落幕,莫斯科开启中俄关系新篇章
9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金砖未来城市论坛“云城”在莫斯科圆满落幕。今年,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成为论坛的核心议题之一。两天时间里,论坛共迎来来自42个国家的13,000余名与会者,聚集了460多位政府官员、未来学者、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及产业专家,共同描绘未来城市的蓝图。论坛期间,共有来自21个国家的29个代表团参会,其中规模最大的代表团来自中国。
中国代表团阵容强大
中国派出超过50位高级官员和专家,涵盖城市发展、数字化和可持续增长等多个领域,来自全国多个重点省份和超大城市。他们带来了中国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治理领域的最新成果,分享了在应对未来城市挑战上的实践经验。
其中,具有独特城市建设经验的孙晓峰博士尤为引人注目。作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重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城市的技术框架:未来空间”专题讨论中强调了经验交流的重要性。他说:“毫无疑问,大城市之间的经验交流是推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来到莫斯科,我深感荣幸。莫斯科是一座以先进科技和悠久历史闻名的城市,这一切都令人敬佩。”
此外,代表团中还包括多位推动中国城市议程的重要学者和实践者:于立,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学者之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曾任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国际专家;李志坚,国家发改委专家、广东省政委、亚太创新经济与产业研究院院长;赵渺希,广州2040总体发展战略的主要专家;李昌良,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在会上分享了重庆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方面的实践经验。
李昌良指出:“我们的实践证明,数字化与智能化是现代都市必然的选择和发展道路。它们让城市更智慧、更安全,使公共服务更加精准和以人为本,能够因人而异地提供支持。我们期待与各位携手,共同建设未来之城。”此外,来自成都、杭州、苏州等中国创新型城市的代表,也分享了在数据管理、网络安全及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的案例。
中俄互学互鉴,共探未来
在论坛中,中国作为全球智慧基础设施和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建设的领先者,其经验成为核心议题之一。过去数十年,中国在数据治理、人工智能融入城市管理、大型生态项目实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与此同时,中国代表团也深入了解了莫斯科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的探索,特别是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应用上的最新成果。双方的交流不仅展示了各自的前沿经验,也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论坛为中俄提供了一个务实的交流平台,让两国代表团的专家们在共同探讨里建立起新的伙伴关系。这些合作将推动最具雄心的未来城市项目落地,使金砖国家在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上迈出新步伐。
论坛期间,超过50场专题会议集中探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路径,涵盖城市基础设施的技术前景、数字化转型的革命性方法、机器人在现代都市中的角色,以及数字化带来的潜在风险等。今年,论坛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代表——政府官员、城市学者、未来学家、建筑师和产业精英,共同推动“未来之城”的议程。
作为全球关注的智慧城市盛会,金砖未来城市论坛“云城”不仅展示了各国在数字化、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探索,也为跨国合作搭建了坚实桥梁。中俄两国在论坛中的深度交流,凸显了双方在未来城市建设上的互补优势,也为金砖国家乃至更广范围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不断融入城市治理,世界各大都市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莫斯科的成功举办,再次印证了这一平台在推动国际对话、凝聚创新力量和共绘未来蓝图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