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推出环境整治五大专项行动 打造“洁、优、亮、序、美”的城市环境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9月29日电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如何推进?城市品质、城市形象如何提升?28日下午,重庆市中心城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举行,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重庆市近日启动中心城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相关情况。
据了解,本次行动涵盖范围广、内容多,主要围绕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招牌、道路隔离设施等五个方面展开,以“小切口”带动“大改善”,围绕“洁、优、亮、序、美”的总体目标,着力消除视觉污染,解决城市环境中的突出问题,推动市容管理标准化、园林绿化管理精细化、占道经营管理规范化、广告管理法治化,隔离设施管理系统化,确保“两江四岸”核心区、重点线路、窗口区域、网红景点和城市接合部等重点区域城市综合环境提升,背街小巷等城市“毛细血管”改善,打造干净整洁靓丽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
重庆市将实施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打造洁净生活空间,着眼于标准化管理,开展拉网式大扫除,提升巡回保洁强度,擦亮城市干净底色;实施园林绿化专项整治,打造优质绿色空间,着眼于精细化管理,下足“绣花功夫”,扮靓城市风景;实施户外广告招牌专项整治,打造亮丽立面空间,着眼于法治化管理,消除市民“头顶上的安全隐患”;实施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打造有序公共空间,着眼于规范化管理,让城市既有“烟火气”更有“文明范儿”;实施道路隔离设施专项整治,打造美观通行空间,着眼于系统化管理,全力守护市民安全畅通“通行微空间”。
此外,重庆市还将开展停车综合治理和施工围挡综合治理两项工作,集中整治城市道路上违规设置车位等违停阻路、违停扰序现象,集中治理市民反映强烈的施工围挡不规范等现象。
据介绍,此次专项行动由重庆市城市治理办牵头,公安、住房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开展联合巡查执法。行动将分阶段推进,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推动城市环境从集中整治向常态化、精细化治理转变。在整治过程中,还将积极探索和使用无人机巡检等科技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用好三级治理中心,提高工作效率。为推进全民参与、共建共享,还将加强宣传引导,开展系列活动,丰富市民参与整治、监督落实渠道。
正值季节交替,有重庆市民发现,街上一些枯树被清理了,不少裸露地块补上了新苗。这是重庆市城市管理部门抓住植物生长缓慢期这一绿化养护黄金时期,积极推进城市绿化工作的成效。据了解,重庆市实施绿化补栽提质,按照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科学有序地进行补植补栽;全面推行以尊重树木自然形态为基础的“自然修剪法”,制定“一路一策”差异化的修剪方案;推动树池、灌溉系统等设施固本升级,确保树木能稳固生长、有效吸收水肥。
为让城市既有“颜值”更有“质感”,重庆市城市管理部门聚焦环境卫生堵点难点,“靶向发力”治脏点,“精心维护”管设施,“规范收运”守底线,推动城市焕发新面貌。具体来说,包括雨后开启“人机协同”深度清洁模式,在重要节点对车站广场等人员密集区拉网排查,对公厕实行分级保洁,推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等。
为营造更加安全整洁有序的商业发展环境,本次整治行动将聚焦存在安全隐患类、违规设置类、影响市容市貌类三大重点领域,实施户外广告招牌专项整治,将坚持分类处置精准施策,有序推动整治行动;强化宣传先行服务引导,组织业务培训提升管理能力,印制宣传手册做好政策讲解,变被动监管为主动服务, 引导商家合法合规设置广告招牌;建立长效机制共建共治。通过强化政策引领,落实安全责任,探索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管理手段,实现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的转变。
“整治施工围挡是‘治乱’,为城市空间做减法;优化隔离护栏是‘提质’,为城市颜值和安全做加法。”据介绍,本次专项行动将施工围挡与道路隔离设施整治同步推进。对施工围挡,将实施“全周期智慧严管”,探索推出一项新的数字化管理手段,即通过审批系统对占挖项目生成二维码进行“赋码管理”。市民扫码即可知情,一键查询监督。对道路隔离设施,将推进“精准化优化提升”,在集中清理被违规占用的道路空间的同时,对已有隔离设施进行系统优化和完善。
为探索精细化管理方式推进“城市烟火气”和“城市文明风”和谐共生,重庆市全面启动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工作,构建“科学规划+精细管理+规范执法”占道经营治理体系,营造和谐共赢、规范有序的经营、消费、生活环境。在创新管理服务方式方面,将积极探索运用商户自治管理、积分管理、信用管理、综合评价等方式,引导占道经营者、食品摊贩进入划定的经营区域。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方面,将按照“721”工作法(70%的城市管理问题通过服务手段解决,20%通过管理手段解决,10%通过执法手段解决),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同时,依托数字化平台,丰富市民参与监督渠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