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全国科普月|垃圾分类引领时尚 自然探索点亮未来
9月20日上午,重庆市南山植物园内人头攒动。一场集科普教育、环保倡导、科技体验与精神传承于一体的科普活动在此举办。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南山植物园与重庆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联合主办,包含了“垃圾分类及渝港澳青少年自然探索之说自然”英语演讲比赛颁奖仪式、XR(扩展现实)在中医药文化科普运用体验以及孙宽博士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公开课等内容。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伊始,来自重庆七中的学生田子墨以一曲《九儿》独舞,以及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学生诗歌朗诵《春》,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垃圾分类及渝港澳青少年自然探索之说自然”英语演讲比赛颁奖仪式随后举行。据悉,该比赛旨在通过英语演讲这一形式,激发青少年对自然探索的兴趣,提升其环保意识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励他们继续用声音传播自然之美,用行动践行环保理念。获奖选手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比赛不仅锻炼了英语能力,更深刻理解了垃圾分类和自然保护的重要性。
颁奖仪式(主办方供图)
颁奖仪式后,现场的XR在中医药文化科普运用体验区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体验。参与者戴上XR设备,仿佛瞬间穿越到了神奇的中医药世界,能够直观地“看到”中草药的生长环境、了解其药用价值及炮制过程。这种沉浸式、互动性的科普方式,将抽象的中医药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触手可及,让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在新奇体验中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市民参与沉浸式体验项目(主办方供图)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南山植物园的孙宽博士则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堂关于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公开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我国及重庆市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面临的威胁以及保护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他呼吁大家关注生物多样性,从自身做起,共同守护这些“绿色国宝”。现场市民听得聚精会神,不时与孙博士互动交流,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植物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南山植物园作为科普教育基地的影响力,为推动重庆科普事业发展、提升市民科学素养贡献了积极力量。南山植物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更多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公众提供接触自然、学习科学的平台。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