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晨报:数字赋能城市治理 “便民集市服务”应用重庆全市复制推广
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的七项重点任务之一。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全面提升数智赋能三级治理中心贯通协同实战能力,持续优化AI+市域开源生态,突出因地制宜、激励主动作为,全面构建市级自上而下和区县、镇街自下而上高效衔接、整体智治的全市指挥作战体系和落地执行体系,加快形成数据驱动、AI赋能的城市工作新生态,让重庆在人工智能时代跑出引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加速度。
每天傍晚时分,北碚区嘉陵风情步行街的便民集市里,摊主们正有条不紊地摆放摊位,准备迎接客流。与往昔抢占地盘、占道经营的混乱景象截然不同,如今这里摊位规整、秩序井然。这一可喜变化,源于北碚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城市治理创新实践。该区依托数字重庆建设赋能城市治理,构建起现代化治理体系,其中“便民集市服务”应用实现重庆全市复制推广,揭榜领题无人机智能场景项目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成为我市城市治理智慧化创新路径的缩影之一。
智能集市:数字化破解流动摊贩治理难题
集市,连接着民生“烟火气”,流动摊贩治理曾是北碚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过去,嘉陵风情步行街聚集了超100个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等问题频发,不仅影响市容环境,也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依托“渝快政”“渝快办”等平台,区城市管理局归集2000余名摊贩信息,结合市民需求精准设立7个便民集市、428个摊位。摊主只需通过“渝快办”注册,就能清晰了解摊区位置、摊位数量、经营类型等信息,并在规定的时间、摊位内有序经营。
“出摊前我在‘渝快办’上提交申请信息,系统会自动匹配摊位,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提前去抢位置,现在规范多了,做生意也更舒心。”摊主赵女士的话语,道出了众多摊贩的真切感受。
AI 智管:科技手段提升便民集市满意度
“北泉夜市发现超范围经营,请及时处置。”近日,北碚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数字大屏上跳出一条预警信息。工作人员将信息同步到区、镇街两级治理中心进行处置,迅速启动处置流程。
“依托于区、镇街两级治理中心,我们集成了多部门协同治理功能,通过7400余个‘雪亮工程’摄像头、分贝检测仪和无人机巡查,智能识别占道经营、环境卫生等问题,并自动生成案件流转处置。”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邹荣熙介绍。截至8月13日,系统上报案件2131 件,正在处置中13件,结案数2118件。
与此同时,北碚区委宣传部联合区城市管理局还创新实施“文明积分制度”,对摊主进行分级评价与动态管理,进一步规范摊主经营行为。据统计,涉流动摊贩的群众投诉量大幅下降56.3%,市民满意度高达99%,实现了城市管理与商户经营的良性互动。
“当前,我们已经建立问题‘发现—派遣—处置—评价’闭环管理模式,推动城市管理更加精准高效。”邹荣熙表示,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还积极引入新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不断提升管理效能。
无人机巡航:织密空中智能治理网络
记者注意到,在监管便民集市有序经营过程中,工作人员采用低空无人机对相关区域进行智能巡查,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了解,北碚区部署了5个无人机机站,此外还有27台手持无人机进行应急机动,在北碚上空构建起一张立体巡查网。
除了协助便民集市管理,无人机凭借空中机动优势,专攻人工巡检的“盲区”——无论是陡峭山体、围挡闲置地块等传统人工巡检难以到达的区域,还是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人力不足无法全面覆盖的区域,都能实现有效巡查。
通过搭载12种AI算法,无人机可以实时识别共享单车违停、露天焚烧、非法垂钓等城市管理问题,应用于三类共15项任务场景,为超大城市治理效能提升提供支撑。
“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查,无人机低空综合巡查既可以缩短应急响应时间。通过无人机自动飞行抓拍、识别,事件响应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30分钟。”区城市管理局科技发展科工作人员黄焱鑫介绍,每月AI识别问题达200个以上,较人工提升50%。且无人机可24小时自主巡检,单机日覆盖面积达75平方公里、效率相当于5名巡查员,人力成本降低30%。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精心规划飞行线路,无人机仅聚焦公共区域,智能算法只提取问题信息,从技术层面杜绝了隐私侵犯风险,让科技执法既有力度又有尺度。
科技赋能:民生服务底色更显温度
数字治理的终极目标,是让民生福祉可感可及。北碚区城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与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融合高效推动,以治理业务为核心,民生需求为导向,数字赋能为引擎,将智能化手段延伸至民生保障各领域。依托三级贯通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监控城市运行安全,接入“渝食安”、“化粪池监管”、“数字应急”、“消防智能接处警”、“数字气象”等应用守护群众身边安全……从城市秩序到民生细节,科技正用“微治理”筑牢“大民生”根基。
从空中巡查到地面治理,从秩序维护到民生保障,北碚区正以数字技术为笔,描绘一幅更高效、更宜居、更有温度的城市治理新画卷。邹荣熙说,北碚区将不断探索创新,让城市管理在“数智”的加持下变得更加高效、便民,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舒适的城市环境。
(记者 陈军 通讯员 齐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