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数字赋能+“大综合一体化”改革 重庆城市本质安全水平有效提升
8月19日,中共重庆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举行。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第1眼TV-华龙网讯 重庆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地质复杂、气候多变,极端天气带来的安全风险始终是城市治理的重大挑战。
8月19日,在中共重庆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庆华表示,去年以来,重庆以数字赋能和“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为双轮驱动,成功应对了18轮强降水天气和77天破纪录的高温天气,火灾和安全生产事故大幅度下降,城市本质安全水平有效提升。
肖庆华介绍,这背后,“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体制机制,是去年总书记视察重庆时交办的创新性任务。为落实好这项重要的改革任务,本次全会将“持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摆在了突出位置进行部署。
在创新“大综合一体化”体制机制方面,重庆将重点攻坚“三个一体化”。
第一,规建运治一体化。将传统割裂的规划、建设、运营、治理环节整合为闭环链条,形成“规划指导建设运营、实施反馈优化规划”的动态循环,避免资源浪费、提升决策科学性。通过打造AI+规建运治综合场景、深化建设“多规合一”专题图等举措,实现了项目审批、监管、调度的线上集成。大家可以理解为打造了一个线上“规建运治局”,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部门职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第二,中心城区一体化。在治理层面打破中心城区行政区划,把中心城区当成一个整体来打造,“一盘棋”谋划、“一张图”推进。构建“市管重点、市管跨区”机制,重点打通跨区断头路、梗阻路,管住管优关键区域,确保城市道路风貌和谐统一,实现市区高效协同治理。
第三,行政执法一体化。着力优化“执法+监督”应用,打通信用系统与专业执法、综合执法的数据壁垒,打造“信用+”赋能超大城市治理综合场景矩阵。
在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方面,重庆将持续夯实“大综合一体化”体制机制保障,把握好智防、细治、救援三个关键点:
“智防”方面,重在强化城市安全风险全量闭环智控。
进一步优化升级“全时空、高精度、强智能”的安全风险闭环管控机制,迭代“水电气讯路桥隧轨”数字孪生系统,推动风险点全量落图,实现一屏览、一网管、一键达,促使城市安全风险治理从被动反应向主动预防、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变。
近期,重庆针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持续演练危岩地灾、内涝治理、森林防灭火等实战应用场景,用科技筑牢城市安全智慧屏障。例如,8月10日我市遭遇大范围强降雨,多个区县受灾,因预警及时、转移迅速,实现了人员零伤亡。
“细治”方面,重在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设施、重点人群,构建安全整治数智化平台和综合场景,提升“情指行”实战能力,确保预警靠前、“治”在一线。聚焦交通、建设、燃气、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打好安全生产“保卫战”,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特别是公共卫生防治方面,重庆将着力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切实增强防控救治能力。
“救援”方面,重在健全完善城市安全应急机制。
充分运用数字重庆建设成果,强化应急指挥智慧调度,制定超大城市巨灾应急预案,健全自然灾害“分段分级分层分类”预警响应机制,完善灾害应对的叫应、转移、熔断、前置工作机制。建强专业队伍,增强救援力量,推动无人机救援、AR应急救援等技术场景应用,加速打造集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于一体的新质应急救援能力,确保灾害来了感知得到、预警得准、转移得快、救援得了。
(文/陈雨 曹妤 唐雨 图/记者 李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