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庆綦江通惠街道红星紫郡小区旁,一处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口袋公园”改造完成。这个小巧的“口袋公园”通过巧妙的设计将环保理念与休闲功能结合,成为周边居民家门口的“绿色课堂”。
走进垃圾分类主题“口袋公园”,印有垃圾分类知识的塑胶步道、环保标语以及各种趣味宣传元素等醒目可见,让市民健身休闲的同时,也能轻松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环保意识。
在口袋公园,垃圾分类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摄影:张梦寒)
“以前这里有些健身器材,现在改造后,整个空间不仅更美观了,我们逛起也更有耍事了。”市民陈思琴说道。
记者了解到,该处“口袋公园”原本除了部分健身器材外,并无其他休闲设施,市民健身休闲选择方式单一。今年6月中旬起,綦江区城市管理局开始在此增设带有垃圾分类标识的健身步道和科普展示,将原有健身场所改造为垃圾分类主题“口袋公园”,让市民休闲健身之余有更多选择,也让垃圾分类更加深入人心。
市民在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摄影:张梦寒)
截至目前,綦江区因地制宜共建设“口袋公园”20余个,4万余平方米的空闲地、边角地变成了市民的后花园,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口袋公园’建设,让市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也能享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真正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綦江区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所工作人员夏卿钦表示。
市民在口袋公园散步,跑道上随处可见倡导垃圾分类的图案。(摄影:张梦寒)
(张梦寒 石汉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