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高温下的凌晨,看市政维护人员在50多度作业环境的坚守
8月初的凌晨1点,当城市的喧嚣安静下来时,主城一纵线中心站立交主线道路的施工现场却正热火朝天。
▲高温下的施工现场
此时的气温为38摄氏度,然而在道路维护施工现场的体感温度超过50摄氏度,重庆市市政设施运行保障中心(以下简称“市设施中心”)材料站的市政维护人员们正挥汗如雨,对一纵线路面进行修复维护作业。
这一幕仅仅是今年持续高温天气以来,市设施中心夜间施工作业的一个缩影。
▲摊铺机正在进行沥青路面摊铺
“站在160℃摊铺机旁像蒸笼,铣刨机震得手臂发麻。”施工员秦超已在市政岗位坚守13年,累计参与260次夜间施工。据秦超介绍,沥青混合料出厂时的温度达185℃,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也有160摄氏度左右,摊铺在路面后,现场的体感温度在50摄氏度以上,“虽然在高温下作业十分辛苦,但想到天亮后市民能安全通行就值。”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质量,维护施工采用了铣刨摊铺工艺,“原料差一丝,路面寿命就可能短几年。”市设施中心材料站生产班组组长杨玉奇介绍说,他们建立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石料经3次以上强度检测,沥青油石比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温度抽检执行“零容忍”标准。
▲施工人员驾驶画线机进行标线恢复
据市设施中心负责人介绍,为保障主城一纵线中心站立交主线道路集中维护施工的顺利进行,他们组织30余名维护人员,一是避开酷暑和交通高峰,二是提前配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物资,利用夜间时段实施。在持续高温环境下,团队最终完成20846.61平方米路面翻新,同步解决了沉降、裂缝等安全隐患。
该道路维护工程顺利完工,让暑运期间城市主干道通行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为车辆的平安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