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九龙坡 全域推进垃圾分类 绘就基层治理绿色新图景
2025年,重庆市九龙坡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将垃圾分类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由区城市管理局牵头,组织各镇街全面开展“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行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治理”,助力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实现质的飞跃。
创新宣教模式,让分类知识“听得懂、记得住”
在谢家湾街道解放台社区,“分类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主题宣传活动以情景化教学吸引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化身“科普讲师”,结合家庭买菜、网购拆箱等生活场景,用通俗语言解析分类难点。“原来废旧电池是有害垃圾,保鲜膜属于其他垃圾,以前还真分不清!”居民李大姐在互动问答中收获颇丰。
杨家坪街道西郊二村社区则采用“游戏+奖励”模式,设置分类投递挑战赛和知识问答赢礼品环节,让居民在趣味体验中巩固分类知识。“孩子玩得开心,大人也学得明白,现在家里扔垃圾都分类了。”参与活动的王先生表示。
优化分类设施,让投放行为“更便捷、更精准”
九龙坡区为推进垃圾分类精准化、便捷化,大力升级垃圾分类设施。以石坪桥街道保利爱尚里小区为例,垃圾桶站改造后便民功能显著增强:地面铺设防滑地砖并设排水系统;墙面张贴分类图示;投放点配备洗手池、夜间照明、防臭装置。此外,部分投放点还安装了语音提示装置、监控设备,既提供分类指引,又保障安全、规范投放行为。
强化长效机制,让分类习惯“成自然、可持续”
九龙坡区通过“红黑榜”公示、积分兑换、党员包户等机制,推动分类习惯长效化。黄桷坪广厦城社区每月评选“分类之星”,获奖家庭可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谢家湾民主村社区发动党员志愿者担任“分类督导员”,每日早晚高峰值守垃圾桶边,现场指导居民正确投放。
区城市管理局垃圾分类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结合“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广“物业+社区+志愿者”三方联动模式,凝聚多元主体合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助力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目标,夯实“无废城市”建设根基从“要我分”到“我要分”,从“随意扔”到“精准投”,九龙坡区以创新举措、暖心服务推动垃圾分类融入居民日常生活,让绿色生活理念蔚然成风。
(王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