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 媒体看点

重庆晨报:重庆20个城市节水先进典型单位公布 看看哪些在你身边

日期: 2025-05-15
字体:

本周是城市节水宣传周,市城市管理局公布一批先进典型,20个单位“榜上有名”。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注意到,这些榜样不少就在市民身边。

九龙坡区彩云湖污水处理厂采用“食物链反应器”工艺技术,构建高度集约的生态系统,有效提高氧传输率,从而降低了曝气要求,降低能耗。该厂目前处理能力达876万吨/年,出水全部回用作为彩云湖生态补水,按回用水资源费用2元/吨测算,年节水效益1752万元。

沙坪坝区重庆警察学院合同节水项目,三维立体呈现学院地下管网相关信息,使地下供水管网维护管理更直观、形象。此外,对学院行政楼后山的雨水和行政楼空调冷凝水进行收集,通过循环水泵用于学院清雅湖,作为景观湖的补水,改造后学院2023年全年共节约用水量13.44万吨,节约水费47.04万元,实现综合节水率58.23%。

北碚区北碚水厂DMA分区计量项目实现精准控漏,提高漏损控制效率。项目实施至今,已累计发现及处理管道隐患26处,避免漏失水量约273万吨,挽回经济损失近355万元。

两江新区中粮可口可乐节水项目,采用3R原则管理厂区用水,即减少损耗(Reduce Water)、循环利用(Recycle Water)、再生用水(Reclaimed Water),连续多年获得中国饮料工业协会颁发的节水优秀企业称号,水效水平一直处于中国区可口可乐装瓶厂领先水平。

南川区北京师范大学南川实验学校全面推动节水型校园建设,采取淘汰老旧用水终端、安装全自动洗碗机、建立雨水采集和利用系统等节水改造措施,提高用水效率。

璧山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项目,该区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站34个、再生水厂6个、再生水站9个,日产再生水规模达10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40%。项目的实施,不仅破解了璧山区缺水难题,优化了河湖生态,还为财政节约了大笔资金。

石柱中学采取“效益分享型+节水量保证型”的复合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由第三方公司全额投资,向学校提供综合改造服务,学校按照合同约定的节水效益分成比例支付费用给第三方公司。第三方公司项目投资183.6万元,改造后实现年节水21.31万吨,年节水效益70.34万元。

荣昌区行政服务中心积极筹措专项资金60余万元,引入合同能源管理资金,积极实施节水改造,对管网、中央空调、用水器具等进行迭代升级。建立健全用水管理、计量、统计、巡查维修、目标责任制、考核等节水相关制度6个,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

南川区自来水有限公司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一期)更换老旧管材为抗腐蚀性强、密封性好的新型管材,降低漏损和维护成本。将城市整个供水区域划分成多个计量大区、小区以及更细分的考核区域,建立“片区、支线、户表”为计量结点的三级分区计量“三维立体式”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覆盖率100%。

铜梁二中合同节水项目对校内实施各项改造,更换蹲便冲水阀、水龙头、大小闸阀,地下管网探漏,老旧管网更新,建立智能远传水表分级计量系统。较实施合同节水管理前,年均节水量12.6万吨,节水率高达58.15%。

江北区行政服务中心推广应用节水技术,改造用水设施,安装使用国家标准的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冲便器,倡导干部职工二次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该中心荣获了全国“水效领跑者”等国家级示范称号,2024年被评为2024—2026年度绿色低碳公共机构。

永川区侨立水务有限公司对永川区城区中材质落后、使用年限较长、运行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供水管道和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改造及更换。项目实施后,年均节水量约29万吨,创造出更多社会价值。

黔江区新城公共服务中心通过多维度举措实现高效节水。结合地理位置及气候信息探索实施雨水、山水收集利用,为推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长寿区黄桷湾小学从教育引导学生如何节水,扩大节水宣传的社会效益出发,采取多种措施,推进节水工作。通过设置节水课程、打造节水景观、建立节水知识学习区,培养学生“节水成习惯,节水成自然”。

万州区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全院各部门认真落实节水计划、节水技改、用水设备保养、中水使用、水量考核等管理制度,医院成功创建重庆市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2022年获评为国管局2021—2022年度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优秀案例。

綦江区润庆·景秀江山小区铺设节水灌溉管网,安装地埋式旋转喷头,将原来的管灌方式升级为喷灌方式,灌溉小区绿化面积达3500平方米。

万盛经开区科技馆节水教育基地建有室外生态馆节水主题、室内节水展示馆和数字海洋馆三个节水宣传教育展厅,融合人工智能、科技材料、虚拟技术、信息通信等多项先进科技展品,实现节水宣传常态化、广泛化、生动化。

渝北区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不懈推进节约型医院建设,坚持走节水减排之路。近两年,医院年用水总量逐年下降,2024年人均用水量较2022年下降32%。医院成功创建重庆市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2024年被选为全国2024—2026年度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

江北区中海物业寰宇天下小区中水回用项目,回用于塔楼冲厕、绿化浇洒、道路冲洗、洗车、地下车库冲洗及水景补水,业主每年可节约20%的水费。小区绿化采用高效自动灌溉方式,比普通控制器管理、手动开启阀门或大水漫灌节水20%~30%。

武隆区公安局成立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引入专业机构,统筹实施节水改造。建立机关办公楼DMA分区计量系统,安装建筑能耗监测智慧平台,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因地制宜地将雨水用于内部的绿化喷淋浇灌以及日常冲洗地面等,绿化全部采用高效喷淋装置。全局年人均用水量11.88吨/人,远低于《重庆市第二三产业用水定额(2020年版)》先进值。

(记者 陈军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