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重庆两江四岸的璀璨灯光亮起,潮涌的人流在渝中区洪崖洞、朝天门广场、南岸弹子石等地,将不夜重庆尽收眼底。
“灯火重庆”的守护者们也一如往常在忙碌中。重庆市城市照明中心江北照明处电工江海就是其中一位。近日,在重庆市第十批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中,他榜上有名。
16年来,他坚守在城市照明维护一线,以军人的坚韧和党员的责任感,守护着重庆的璀璨夜景,践行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江海正在作业(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供图)
今年36岁的江海曾经是一名军人,2009年退伍后,江海进入重庆市城市照明中心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电工。从军人到电工,身份变了,但初心未改。他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融入日常工作中。
近年来,重庆市城市照明中心每年承担重大景观照明保障任务80余次,其中不乏极具挑战性的任务。2024年总台春晚重庆分会场以“两江四岸”为背景,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重庆的独特魅力。江海所在的江北照明处负责北滨一路、北滨二路及大剧院沿线的照明设施保障工作,这些区域是重庆夜景的核心地带,保障任务艰巨而重要。
作为江北照明处唯一拥有高空作业经验的维护人员,江海主动请缨,放弃新婚之年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提前半个月带领同事们对“两江四岸”核心区域的照明设施进行地毯式排查。他们对变配电设施、控制系统等设备逐一进行可靠性测试和安全性评估,及时消除潜在故障隐患,确保每一盏灯都能以最佳状态点亮夜空。
春晚当天,江海和同事们提前3小时到达现场,再次仔细检查所有设备,指挥应急发电车电源电缆的敷设安装,并劝导游客远离危险区域。在春晚期间,他带领班组蹲守在变配电设施点位,随时应对突发情况,保障灯光秀万无一失。任务圆满结束后,他回到家已是凌晨2点,但他说:“能让全世界看到重庆的夜景,再累也值得。”
江海正在作业(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供图)
据了解,2019年重庆市照明中心组建桥梁灯饰高空作业队伍,面对超高空、零经验的挑战,江海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大桥灯饰巡查维修经常需要爬到大桥桥顶,在距离江面一百多米的超高空维护,一排查就是几个小时。”对于长期从事普通路灯维护的江海来说,这不仅是体力的考验,更是心理的挑战。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带头攀爬大桥,排除故障,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江海总是24小时待命。只要接到设施故障信息,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持续高温天气中,他带头趴在桥梁钢架、桁索上巡查巡修,确保城市景观照明的亮灯率和设施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近3年来,他带领班组完成了石板坡长江大桥灯具改造、西环立交照明安装等6项重点工程,为提升城市照明品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除了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江海在生活中也时刻践行雷锋精神。2023年,他所在小区发生火灾,在疏散逃生过程中,他听到有人呼救,毫不犹豫地折返火场,在浓烟中找到一名因高度近视行动不便的被困人员,并搀扶她安全撤离。面对感谢,江海总是说:“学雷锋不是口号,是时时刻刻把群众装在心里。”
此外,江海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义务修灯,为生活不便的群众提供定制化服务。他的热心和奉献精神,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江海正在作业(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供图)
面对重庆城市照明保障的新要求,江海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他积极参与《智慧路灯应用的物联平台整合接入和单灯标准物模型研究》课题研究,学习智能灯杆单灯控制等新技术,推动照明设施的智能化升级。他常说:“新时代学雷锋,既要有‘螺丝钉’的坚守,更要有‘创新者’的锐气。”
16年来,江海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守”,什么是“奉献”。他先后被评为“党员先锋岗”,获得优秀个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10余次。3月4日,他被命名为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
江海表示,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全市照明人的激励,让他们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与奉献,实现价值,让市民群众出行更安全,让山城夜景名片更亮丽。
(杨秀兰 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