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 媒体看点

上游新闻:城市治理“闯”新路|创新“3356”工作机制 渝中加快打造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新高地

日期: 2025-02-19
字体:

2月18日下午,2024“发现重庆之美”《建设美丽重庆 城市治理“闯新路”》大型融媒体直播第六期节目开播。

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任化艳,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毛超做客上游新闻直播间,与上游新闻主持人一道,解码渝中区如何通过创新“3356”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城市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助力渝中加快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新高地。

任化艳表示,“3356”城市管理工作机制的运用,确保了各级力量的无缝对接和资源的高效配置。有效推动“反映—受理—处置—回复”问题的闭环管理,精准触达到基层治理的每个细节,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三事分流”优化资源配置让治理更高效

“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城市管理更要干在先、走在前。”

直播中,任化艳表示,渝中区正以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助力提升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效能为重要抓手,积极主动探索,不断转化实践。 “3356” 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就是一次积极有力的探索。

任化艳介绍,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创新探索的“3356”工作机制包括“三级联动”、“三事分流”、“五色服务”和“六个走进”等内容。

“三级联动”是指区城市管理局—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由区城市管理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作为各街道对口联系人,同时,在全区各个社区范围内建立“城管进社区”服务站,通过指定固定联络员专项负责相应业务领域的各类事项处置工作。

“三事分流”则是遵循“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的工作原则,让具体处置流程更加明确清晰,提升了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效率。

同时,“3356”工作机制还提出“五色服务”理念,深入开展“六个走进”活动,积极推进“党旗红+城管蓝、环卫橙、园林绿和市政黄”五色服务力量深度整合,推动党建品牌、服务事项、管理职责、城市管理执法、普法宣传、智慧城管进社区,构建了常态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服务模式。

“‘小事’由服务站联络员负责处理,充分发挥快速响应能力,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中事’则由区城市管理局业务科室予以协调处理,凭借其专业职能与资源整合优势,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安排与推进解决;‘大事’由对口局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调度指挥,通过统筹规划集中攻坚克难,高效处理复杂重大问题。”

任化艳以浮图关社区举例,浮图关是“开往春天的列车”的入口之一,前来打卡的市民游客众多。面对社区存在的停车难、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缺位等问题。渝中区城市管理局主动牵头,对接区消防、交巡警等部门共同解决。通过利用征收闲置地块,如今浮图关社区已开设了临时停车场,增加临时停车位250余个。同时,还“见缝插针”建设小微停车场,新增标准划线停车位85个,方便大家来打卡“开往春天的列车”。

“3356”机制让治理精准触达社区细节

“渝中区的‘3356’工作机制是对城市治理进行精细化和精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面对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时,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治理模式。”

在直播中,毛超教授点评认为,“3356”工作机制通过整合党建资源和城市管理职能,有效地推动了“城管进社区”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提升了城市治理的服务效能和响应速度。

一方面,“三级联动”确保了区城市管理局、街道和社区的协同工作,不仅能在基层有效推进城市治理工作,也确保了各级力量的无缝对接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在该模式下,管理不仅关注到大范围的治理,还能精准触达到每个社区细节,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常态化巡查,确保了问题的高效处理和反馈。

此外,通过“三事分流”的创新机制,不仅提升了处理效率,还根据问题的大小分类施策,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通过这一机制,城市管理部门能有效调度资源,让城市治理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高效。

再者,“五色服务”整合了多部门、多领域的资源,形成了城市管理的“联动效应”。这种跨部门的整合使得城市管理服务更加细致和个性化,能够迅速响应和解决包括市政设施、垃圾分类、环卫保洁等多样化的市民需求。特别是在老旧小区治理和微公共空间建设方面,通过“小切口”解决了“大民生”的问题,得到了广大居民的广泛好评。

毛超教授建议,优化资源分配与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跨部门、跨街道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动态调整与及时响应,从而提高管理精度和执行效率。同时,建立推动市民参与的深度激励机制,借助积分奖励、志愿者激励等手段,激发市民参与热情,打造多元化的共治格局,提升治理认同感。

(记者 刘波 王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