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 媒体看点

上游新闻:重庆巴南区 城管进社区 贴心服务“解民忧”

日期: 2025-01-23 来源:上游新闻
字体:

“感谢相关部门的有力措施,感谢城管队员的天天值守为民排忧解难,还居民安静舒适的夜间环境,我们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近日,家住重庆市巴南区鱼洞工业大楼的全体居民联名给巴南区委、区政府写信,表扬为此付出艰辛劳动的城管队员,称赞他们是市民心中最美的城管人,是新时代城市文明的最美守护者。

是什么原因让城管队员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呢?“这一切源于我们对群众诉求的高度重视,全区‘城管进社区’活动开展后,‘闻诉即办’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据重庆市巴南区城管执法支队鱼洞城管大队队长李宏君介绍,鱼洞工业大楼位于鱼洞街道下河路28号,楼下便是大型农贸市场——兴隆市场。由于鱼洞周边蔬菜产量高,多年来,每天都会吸引大量菜贩来鱼洞批发蔬菜。兴隆市场于2000年投入运营后,一直人气很旺,菜农便自发在兴隆市场周边形成一个“马路菜场”,成为蔬菜批发的交易场地。

但是,蔬菜批发都是夜间进行。每天凌晨2点至6点,多达100人涌入这个临时批发市场交易,汽车轰鸣、人员交谈、搬运货物等声音此起彼伏,产生的噪音扰民、阻碍交通、环境脏乱等问题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虽经过多次组织菜农、商贩、居民进行沟通调解整治,但始终未能彻底解决,收效甚微。居民为此反映强烈,每年针对这个“马路菜场”的投诉10余起,部分居民更是扬言要到区上访,要求彻底取缔工业大楼楼下夜间批发蔬菜的菜商们和批发经营场地。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群众的诉求引起鱼洞街道和区城市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及巴南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调查,“马路菜场”噪音扰民的现象之所以久治不愈,其根源就在于蔬菜批发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来此交易的人员主要来源于鱼洞、莲花两个街道村社的种植户和蔬菜批发商,导致治理“一冲就散,去而复返”。

“我们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在保障菜农经营需求的同时,还清于路、还静于民。”2024年3月底,重庆市巴南区政府领导召集区城市管理局、区商务委、鱼洞街道、莲花街道等部门和街道召开专题研判会,就做好群众工作、另行选址建市场等相关工作进行周密部署。

经重庆市巴南区商务委、区城市管理局、鱼洞街道、莲花街道多次沟通协调,物色场地,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巴南区政府最终敲定,将“批发市场”搬至位于鱼洞长江大桥下的莲花街道江滨路附近停车场,该停车场现空置且周边无居民区。通过前期对基础设施的建设,2024年9月1日,新的蔬菜批发市场已投入使用。

“从2024年6月3日起到现在,鱼洞街道每天安排6名城管队员,从晚上12点至凌晨6点,冒着严寒酷暑,不畏疲劳,熬更守夜,坚持不懈地对该处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现象进行宣传引导和规范。”鱼洞城管大队队长李宏君说,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半年多的持续奋战,反复与菜农、商贩沟通调解,和街道、社区干部一道做群众思想工作,并联合鱼洞派出所、交巡警勤务大队等部门,开展定人定责巡逻,噪音扰民、市容秩序等大为改观。

“太给力了,一定要给巴南‘城管进社区’服务群众点个赞!”家住工业大楼的居民李大妈喜滋滋地说,市容秩序的可喜变化,城管队员的辛勤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所以大家满怀深情地联名向区委主要领导写信,表扬城管人的所作所为。如今,原本四处“打游击”的蔬菜批发商及自产自销的菜农,大部分已转移至新的交易点,而重庆市巴南区鱼洞工业大楼周边的道路交通秩序、夜间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提升。菜农的民生需求得到保障,周边居民也不再受扰,一切又变得宁静祥和。

(谭柯 实习生 王若瑄 通讯员 余燕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