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媒体看点

重庆日报:一年节约2160万元 看江津城市管理如何做到“低成本高质量”

日期:2024-04-25

▲江跳线沿途的绿化带成为城市风景线。 通讯员 吴宣言 摄

前不久,记者从江津区获悉,2023年,该区城市综合管理成本节约2160万元,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却在提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城市管理的建议、提案均大幅下降。

管理成本下降,满意度在上升。江津是如何做到的?4月24日,记者深入江津区,一探该区“低成本高质量”城市管理新路径背后的秘密。

城市管理在前端规划建设环节提前介入

在江津区,重庆市郊铁路江跳线沿途的绿化带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煞是喜人。

“它们可是经历了2022年的高温考验。”江津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程宏告诉记者,过去,城市绿化带就怕夏天,气温上升就缺水打蔫,甚至枯萎死亡,“高温天气是一个方面,关键还是要管理到位。”

▲市民在元帅大道树下休憩。 通讯员 吴宣言 摄

从2020年开始,该局组织专班,对缺水打蔫的绿化带开展2年跟踪调研发现,很多绿化土壤就是建筑垃圾,砖头、瓦片、石子、水泥块都有;树坑既小又浅,甚至有的绿化树还带着塑料袋直接种到泥土里;特别是一些水土不服的名贵树种,一碰到高温天气就枯死了。

不只是绿化带,江津区城市管理局汇总多年城市管理案例发现,但凡市政设施建设不规范、不标准,采用材料低劣、选用不适应当地生长品种,不但不能节约投入,后期还会问题不断,增加维修、整改、更新成本。

“城市管理要从规划、建设环节提前介入!”江津区城市管理局局长刘荣刚说,以前,城市管理局不参与市政设施前端的规划、建设,只负责后端管理,如果前端不为后端管理效果负责,后端不掌握前端建设质量,前后脱节容易带来后期城市管理隐患,“从2021年开始,江津就重塑城建工作流程,把管理重点从事后向事前、事中转移。”

现在,江津将城市管理提前介入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环保等环节,在人行道设计、城市道路设计荷载、路灯建设、苗木配置、行道树种植等方面,进行全周期、全覆盖、全过程协同推进。

按照规建管一体化变革,江津区城市管理局提前介入了江跳线沿途绿化带规划、建设全过程。种什么草、栽什么花、植什么树,他们不但参与规划设计,还现场督导土壤的质量,定植洞穴的大小、深浅等。

“只有规划科学、建设规范,才能管理有效。”刘荣刚称,去年,江津区组织规建管协同推进现场会45场次,聚焦后期使用现场提出合理建议46条,采纳41条。他透露,“全年避免后期重复建设,预估节约建设资金约150万元。”

化解“马路拉链”顽疾

城市道路反复挖掘,既影响交通出行,又带来安全隐患。群众意见很大,形象地称之为“马路拉链”。

“我们梳理了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既造成资源浪费,又破坏城市形象。”江津区城市管理局审批办主任苏漫介绍,一是未批先建、围而不建、批小建大、施工不规范、恢复质量不达标等现象;二是缺乏统筹协调,各自为政导致城市道路反复挖掘;三是道路恢复缝缝补补,面积小、质量差,造成道路损毁。

2022年,江津区引入群众监督工作机制,在挖掘路段周边的商户、居民中选拔131名群众监督员,通过培训上岗参与城市管理,形成“问题发现—交办处置—跟踪反馈”闭环机制。去年,全区累计收集、处置问题180个,群众投诉率降低31.1%,全年道路挖掘重复整治率降低了38%,节约资金100余万元。

在江津区城市管理局审批办,墙上一张地图格外醒目,全区审批通过的挖掘项目都标注在这张地图上,建设单位、项目内容、施工时间等一目了然。

“全区统筹推动、部门协同配合、街道参与监管、建设单位负责质量安全。”苏漫介绍,大范围城市道路挖掘计划由区城市综合管理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小范围内挖掘按照“施工单位申请、管护单位踏勘、区城市管理局审批”程序审批。对同一单位施工项目实行总量控制,对同一地段多个施工项目优化合并,最终避免了“遍地开花”。

2023年,江津区收集城区挖掘需求220条,优化整合挖掘计划70条,形成挖掘计划150条,全区城市道路挖掘统筹整合率达32%,全年挖掘次数减少了38%。

过去,城市道路挖掘1平方米恢复1平方米,既影响城区道路美观,又破坏道路整体质量。江津区新制定了城市道路挖掘恢复标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1:2~5的比例进行城市道路挖掘恢复。

位于江津区几江街道的老米市街片区,房屋建筑大多老旧、市政基础设施也日益老化。去年,多家单位申请城市道路挖掘施工。江津区城市管理局整体打包成城区道路更新项目,整合各单位投入资金1600万元,既解决了各单位道路挖掘施工需求,又推进了老米市街片区3公里道路升级改造。

去年,江津区节约城市道路维护资金约1200万元,管护费用较往年降低13%。

精打细算堵住“抛洒滴漏”

灯影闪烁、霓虹绚烂,今年春节,江津城区的迎春灯饰给市民留下深刻印象。这些点亮新年夜空的灯饰,其中有2万余套是往年的挂件,迎春灯饰的开支也因此由之前的300万元降至140万元。

“灯的节能节约文章还不少!”江津区城市管理局党委委员谭应谦介绍,城区原有的1.7万余盏原高压钠灯、低功率智能LED节能灯,高能耗、光照弱。为此,江津将这些灯全更换成带单灯控制器的一体化LED灯具,综合节电率达50%以上。他说,“改造产生的费用,节约的电费就足够了。”

▲鼎山大道路灯节能改造后,道路更亮了。 受访者供图

现在,城区每盏路灯都有单灯控制器,可根据季节自然光照时段和强度的变化,分时段按需求调节路灯亮灯功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路灯再无需长时间、高负载、高亮度的连续照明,从而也延长了使用寿命。

据统计,节能改造后,江津区全年总节能电量约800万千瓦时,折合标准煤2800吨,减排二氧化碳8000吨,减排二氧化硫240吨。

2020年,江津区路灯管理所在外接电源安全隐患全面清理时发现,相当于一部分外接电源单位没有缴纳电费。从2021年开始,江津区路灯管理所共收回路灯外接用电电费约400万元,全部缴入财政专用账户,保障用电资金不流失。

“一分一厘都要打紧开支,抛洒滴漏坚决堵住。”谭应谦介绍,市政管理中更换下来的老旧物品不少,却不能当废品扔掉,比如能用的插头、插板、灯头等得留着继续用,没有利用价值也要变卖成钱。他说,“前不久,一批废旧物品就拍卖了8万元。”

习惯过紧日子,江津城市管理摸索出来的办法还真不少。在鼎山公园,他们试点安装智慧喷灌设备,覆盖绿化面积约3.5万㎡,预计用水量降低50%以上,人工成本降低80%以上;城区绿地更换为多年生花卉,更新成本降低80%以上,2024年鲜花采购预算较2021年下调70%。

“精打细算‘紧日子’,管出百姓‘好日子’。”刘荣刚称,城市管理花钱的地方很多,但一分一厘都要用在刀刃上,力争花小钱办大事,努力实现城市管理“低成本高质量”目标。

(记者 彭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