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 媒体看点

重庆晨报:多场景融入助育青少年垃圾分类“小先锋” 推动“小手拉大手”

日期: 2024-04-01
字体:

语文课上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活动;美术课上学生创作垃圾分类主题画作;音乐课上老师带领孩子创编垃圾分类舞蹈……场景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不可或缺,多场景融入让渝中区红岩小学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当起“小先锋”。3月29日下午,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在渝中区、南岸区召开全市垃圾分类先锋创建现场推进会,该校小朋友为与会者表演了《我是垃圾分类小能手》,而此举也为开展“小手牵大手”进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营造了更好的氛围。

重庆晨报记者了解到,该校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的集体朝会上,有专门的垃圾分类主题宣讲,各班级充分利用朝会课、班会课时间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每逢寒暑假,学校还会在放假指南中也会加入垃圾分类的相关要求,学生在家中不仅要坚持做好垃圾分类,还要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公益实践。科学课上,老师会带领学生制作的 “变废为宝”手工作品,所有的作品都是利用废旧物品来制作的,用过的泉水瓶,水杯、废弃文具、纸板,报纸等,通过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变成了漂亮精致手工作品。“此外,我们学校教职员工,包括保安、清洁工、食堂的工人师傅都签订了《生活垃圾分类承诺书》,人在校园,每个人都是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者、示范者、监督者。”该校负责人表示。

当天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还观摩雍江苑小区垃圾分类先锋创建及分类设施提档升级情况,以及家庭厨余垃圾车载称重系统、分类指导员桶边值守监管平台运行情况,观看了红岩村社区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基层治理等工作成果展。

随后与会人员前往南岸区铜元局街道,参观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和厨余垃圾接驳站收运情况。

铜元局街道通过推动实现“发动一名党员、践行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楼层、影响一个楼栋”,并根据民意科学合理布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厢房、接驳站,并配强桶边指导力量,打通垃圾分类第一步。目前,该街道全域个49个小区已经全面完成撤桶并点,共计撤桶7990个,并点404个,桶边指导志愿者人数达147人。辖区内新修建4个垃圾分类厢房、4个厨余垃圾接驳点和增设39个洗手台和177套智能投放设备。智能设备投放率和便民设施覆盖率90%以上。为了避免“先分后混”“混装混运”和“抛洒滴漏”,该街道还建设了南岸区第一个居民生活区内的大型垃圾分类接驳站点,集中承担辖区垃圾集中转运任务。接驳中心内部配套通风、除蝇、消毒、杀菌、除臭等功能,确保垃圾在接驳站点做好第二次精准分拣。

据市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垃圾分类先锋创建工作目标是:创建10个垃圾分类先锋区县,培育25个垃圾分类先锋典型案例,推进100个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目前,市级层面已印发垃圾分类先锋创建程序和评价细则,并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调研、专家帮扶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区县先锋创建工作的指导培育,目前已有20余个区申报第一批创建,总结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

(记者 陈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