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今冬山城披上“美拉德”流行色 背后“魔法师”竟是Ta们
资料图片
重庆日报客户端消息,12月13日,冬日暖阳洒落一地,不少市民来到两江新区金山街道龙健路“打卡”。前一阵,网络上几段绝美的无人机视角短视频,让这里的行道树法国梧桐迅速“走红”——从空中俯瞰,蜿蜒的道路两侧,列队整齐的梧桐树款款而来,叶片棕褐黄簇拥叠色,偶尔几片树叶挣脱树干缓缓飘落,宛如一幅“美拉德”色系的油画。
“美拉德”本身是一种化学反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在加热时会渐渐生成由浅及深棕色成分,如煎烤牛排的过程。如今,它成为一种流行配色,土黄、咖褐、红棕的颜色搭配,刚好与山城大地上彩林的整体色调相似。当城市景观披上流行色系,有没有让你的感官极度舒适?
大自然妙手天成
“美拉德”的“颜料”是气温偏暖
最近细心的市民发现九龙坡区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银杏和水杉悄然变色了,翠绿变成金黄,水杉则换了“红妆”。然而当前,黄色和红色的落叶都不够透亮。但爱美的市民并没有因落叶色彩的明度不够而失望,相反,她们对今年冬天专属的“美拉德”色系格外喜欢。
在此捕捉光影的摄影爱好者陈彦说:“太美了,轻风拂过树叶婆娑,加上这高饱和度的色调,有一种童话般的浪漫。”
“秋冬季开始,植物进入休眠期后自身的叶绿素少了,叶红素、叶黄素多了,于是呈现出彩叶的状态。”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处处长廖聪全欣喜地说,不同以往的是,今年入冬后气温偏高,日照较长,晚上温度不够低植物“睡眠”不够,因此白天从外观上看,叶片的色彩较为暗淡,明度不够,与“美拉德”偏冷的色调相吻合。
“大家可以等等看,过两天降温后,植物会分泌出更丰富的色素,那时候,我们城市景观的颜色会有层次,观赏效果更好。”廖聪全表示。
资料图片
巧搭品种呈现多样性
外来植物与乡土植物相得益彰
除了大自然妙手天成的“美拉德”色系,重庆秋冬的色叶城市景观,也是城市管理者对园林绿化植物品种巧思善谋和精心布局的结果呈现。
巴南区的南湖多彩植物园引入了红枫品种,漫山遍野的红叶与天际线相连,非常有视觉冲击力;渝北区中央公园栽植了成片的香樟、银杏以及水杉,有绿有黄有红,创造出温暖、充满层次感的视觉效果……
在江北区北滨二路,棕黄色的法国梧桐与绿色的黄葛树相得益彰。新鸥鹏教育城小区居民刘亚下班后常来此散步,细细品味这一半金黄,一半青绿的“两季”街景。
“感觉一半是夏天,一半是冬天,夏天可以在大树下遮阴,冬天可以在树下沐浴暖阳,感受阳光沿着树叶缝隙照射到身体上的暖意。”刘亚掩不住对这片彩林的喜爱。
“黄葛树是市树,是高大乔木,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能力非常强,搭配法国梧桐作为行道树共同栽植景观效果特别好。”江北区城市管理局绿化科负责人范丹介绍说,黄葛树和法国梧桐单株栽植好看,成片栽植视觉效果也不错。
“法国梧桐是近年来重庆引种比较成功的外来植物,黄葛树是适应力很强的本土植物,两者搭配要考虑规模、体积,更重要的是色彩。”廖聪全表示,像绿色的黄葛树和黄色的法国梧桐色彩对比度高,城市景观更有视觉冲击力。
植被定期“望闻问切”
五彩斑斓背后是精心养护
城市园林景观“三分建,七分养”,为确保城市花木健康成长,重庆每个季度都会对植物进行“望闻问切”的“体检”。“体检”项目也非常全面,土壤的酸碱度如何,行道树是否滋生病虫害,外来入侵物种是否得到抑制和消除……
“比如2020年,我们就对中心城区的城市绿化植被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胜介绍说,中心城区的4大类绿地、121个城市公园、385条附属道路、18个广场和14个防护绿地的植被,全部被纳入“体检”范围,并提交了“体检表”1076份。
“通过对这些‘体检表’的分析,我们还发现植被存在不少‘病症’。”王胜提到,植物繁冗堆砌,密不透风,整体景观较杂乱;行道树树冠过大,枝叶过密以及煤污病等病虫害滋生。
针对“体检”出的“病症”,重庆编制了《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办法》《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范》《重庆市市街绿化植物选择配置技术手册》《重庆市常见行道树修剪技术手册》等相关政策文件、标准和手册。
“这些技术导则、标准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而是整体谋划、未雨绸缪。”廖聪全解释说,绿地植物选择是否科学,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搭配是否契合,土壤是否适合植物生长等问题都是植物精心管护的重要内容。
例如,按照《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规定,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责任单位和树权单位,应当定期对树木进行修枝整形,维护冠容。近段时间,九龙坡区正依据此规定开展行道树秋冬修枝排危工作,对全区7800余株常绿乔木进行集体“理发”。
“这次修枝工作主要针对生长较快的常绿乔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道路、车辆及行人安全的同时促进树木生长,明年行道树景观效果更佳。”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