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 媒体看点

上游新闻:世界厕所日丨科技添“方便” 重庆有“妙厕”

日期: 2023-11-20
字体: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共厕所正逐步迈向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更不断注入科技环保动力。

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上游新闻记者探访了江北区的多座公共厕所,看它们都用了哪些“锦囊”,让公厕变“妙厕”,让“方便”更方便。

锦囊一:高科技

这个公厕的保洁员是机器人

你见过机器人自动保洁的公厕吗?

今年6月,位于江北区北滨一路的黄花园桥下公厕完成升级改造,成为重庆首个自动保洁公厕。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公厕外观时尚、充满现代感,更重要的是智能化和人性化也十分到位。

在公厕入口处,有一块电子屏实时显示时间、温度、湿度、当日使用人次等信息,智能厕位引导系统让空余位置一目了然。

走进公厕里,多个厕位的自动保洁设备格外引人注目,这也是黄花园桥下公厕改造的亮点之一。

当有人使用完厕位后,自动保洁设备在检测确认厕位无人后,便启动运行。只见“保洁员”先推出清扫刮板,从前端喷水,将地面杂物推向前方。刮板扫过蹲便器后会自动抬起,停止喷水。之后,刮板再次放下向后喷水清洗,并在完成清洗后启动吸水吹干设备,将地面迅速吹干。整个自动保洁过程用时仅1分钟左右。

“自动保洁公厕解决了人工保洁费时费力、保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提高了保洁的效率和质量。”

江北区环境卫生管理所副主任刘娟表示,为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该公厕还增设了第三卫生间,单独配有儿童马桶、婴儿尿布台、儿童洗手盆和无障碍洗手盆。同时增设景观灯饰,让市民游客更方便找到公厕,并增强夜间景观效果,与附近的鎏嘉码头、江北嘴十屏联动灯光秀等交相辉映,助力提升城区整体形象。

锦囊二:高效率

模块化公厕最快“一天建好”

在江北嘴财信广场人行道旁,有一座充满时尚感的长方形小屋,这是江北区首个模块化智能移动公厕。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公厕以“科技+环保+生态”为设计理念,采用了真空抽吸处理技术,从而更加节水。同时,还使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采用微生物降解、空气抑菌等多项专利,能有效解决厕所的臭气问题。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多便捷服务,公厕还设有城市宣传投屏、自助充电、自助取纸等功能模块。

刘娟介绍,模块化智能移动公厕与常规公厕最大的区别是,能将现场施工建设的周期大幅缩短。

“常规公厕现场建设周期在3个月左右,而模块化智慧移动公厕现场建设周期只需要一天。”

刘娟解释,这座“一天建好”的公厕,生产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厂里。公厕在工厂进行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和调试检测,整个生产周期需要45天左右。

公厕生产调试完成后,只需要运送到现场吊装落地,接水接电,即可投入使用。这样的模块化公厕不仅适用于应急临时性使用,同时也可以二次组合作为永久设施。

锦囊三:可持续

微生物分解技术让“方便”更环保

在人流量较大而没有排污管道的地方,要如何修建公厕呢?江北嘴金沙门智能生态无水公厕给出了答案。

刘娟介绍,该公厕选址靠近江岸,位置较低,污染物无法排入市级排污管网。为此,采用了“智能生态无水洁厕”技术,并加装了空调和新风系统,优化空气,提升如厕舒适度。

“智能生态无水洁厕”具有无用水、无排放、无异味、无隐患、无污染等特点,采用国际前沿的微生物分解技术,可将粪污快速分解成有机生物肥料,用于农作物培育,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继老式水冲厕所和节水型打包式、发泡式厕所后的生态环保型厕所。

在江北区,类似的智能化环保公厕还有很多。

刘娟表示,2018年以来,江北区城市管理局持续推进公共厕所建设,目前已新建及改建完成189座公厕。同时,江北区对全区公厕实施标准化作业管护,实行“一人一厕”专人管理,并发挥大数据及一网统管作用,把公厕位置、状态、管理统一纳入智慧城市平台建设。

“我们将持续引入生态、环保、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打造美观新颖、功能齐备、文明环保、品质一流的城市‘第五空间’。”刘娟说。

(记者 刘波 王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