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媒体看点

上游新闻:重庆巴南 教罚并举、执法普法并重,助推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日期:2023-11-15

“你知道牛奶盒是什么垃圾吗,该怎么投放呢?”“垃圾不分类,违规投放将面临哪些处罚?”近日,巴南区教育系统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围绕如何细分垃圾和违反《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面临什么行政处罚,给来自巴南区的中小学校长和滨江小学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和普法课。此举标志着该区将通过教罚并举、执法普法并重,有效推动责任落实,提升治理效能,助推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当下,垃圾分类的难点更多在于,部分市民不知道怎么细分,嫌麻烦不愿不想分,不少人甚至不知道违反条例将面临处罚。针对这些问题,巴南区通过凝聚社区指导员、志愿者、党员等多方力量,开展“敲门行动”、“三桶行动”、“党员报到”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宣传教育活动。在社区设点宣传,对服务行业进行垃圾分类专题培训,对餐饮店开展上门指导……努力实现垃圾分类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践行。

“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巴南区城管局局长吴平说,按照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部署要求,城管系统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巴南区城管执法支队全面依法履行《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赋予的执法职责,巴南区分类办在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强化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对各单位的监督检查,形成共同参与、扎实推进的新格局。

在巴南区全区范围内,各社区、物业根据辖区垃圾分类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各类有关垃圾分类院坝会、知识法规培训会、户外宣讲、普及分类条例、参与分类知识答题、建立垃圾分类积分兑奖制等形式,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普法和教育引导,加强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促进分类习惯培养,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营造全民参与氛围,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实效管理。为促进分类成果常态长效,该区还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整改提升行动,规范宣传公示信息,整改规范垃圾分类标识共计2135处,更换、新增具备公示内容的垃圾分类公示栏、公示牌约1000处。同时,升级改造分类设施,完成升级改造具备洗手、照明、遮雨、音视频播报、分类知识等便民功能的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共400余个,进一步改善市民分类投放体验。

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者和参与者,巴南区分类办和城管执法支队探索建立巡查机制,持续对物业、沿街店铺、社区等单位进行不定期抽查,重点检查投放环节中容器标识不清、垃圾混投混装、未密闭运输等突出问题,对各环节加强规范指导,对细节不到位的地方予以及时纠正,帮助正确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当好“宣传员、讲解员、监督员”,让更多的市民都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巴南区城管执法支队还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送上门”,通过现场执法、入户宣传等方式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形成垃圾分类、绿色环保新时尚。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做好管理与执法的有效衔接,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执法检查机制,定期开展跟踪回访,加强复查,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没想到垃圾分类未管好被处罚这么重!”被处罚的界石镇樵坪人家公租房物管公司负责人悔恨地说,今后一定督促相关人员和业主做好垃圾分类工作。10月11日,巴南区城管执法人员在检查界石镇樵坪人家公租房生活垃圾分类时,发现该小区生活垃圾收集工具未密闭、不整洁,于当日立案调查,依法对该小区相关管理单位违法行为作出1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据巴南区城管执法支队长彭志全介绍,巴南区城管执法支队对商业区、小区等重点场所还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混投混放、未按规定设置分类收集容器等问题,执法人员责令当事人尽快整改。对拒不整改、拒不履行分类义务、拒不落实分类措施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从严实施处罚。执法队员边检查边宣传,向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商铺居民宣传法律法规,普及投放知识,明确分类标准,教育引导各企事业单位及居民自觉规范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清运行为,达到源头防控的执法效果。

(谭柯 实习生 崔维秀 通讯员 余燕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