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重庆 破解“四老”区域停车难问题
停车难看似小事,却也是市民的烦心事。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坚持“以学促干”,以惠民有感的工作导向,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加强和推广全市停车管理工作,按照便民利民、节约用地、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老小区、老校区、老医院、老商圈等“四老”区域充分挖掘各类可用空间,打造颜值高且功能强的小微停车场。
破解老小区、商圈停车难问题
沙坪坝区新民村120号停车场。(重庆市风景园林文化交流服务中心供图)
沙坪坝区曾家坝、新民村是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旧小区,当时这类老旧楼房没有修建停车位,停车难、出行难,成了附近群众的“心病”。为纾困解难,沙坪坝区城市管理局联合多部门联合深入实地调研走访,识别重点停车难区域,收集停车设施时间、空间使用情况结合人口流动分布、周边路网情况,科学选址,把停车场建到市民需要的地方,解决曾家坝和新民村老小区停车难问题。
九龙坡区民主村快闪广场停车场 。(重庆市风景园林文化交流服务中心供图)
“周末去万象城逛逛吧。”“可停车太难了。路上绕三圈,还不一定能停到车。”不少逛街游玩的车主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九龙坡区民主村是建设厂搬迁后留下的家属区与国际范儿的万象城只有一条马路之隔。尽管地处最繁华的九龙新商圈核心位置,逛商圈的游客较多,停车位需求大,但因该片区地势落差大、道路复杂且狭窄,车位供给明显不够,违停成了常态。民主村快闪广场停车场紧邻民主村和万象城,从道路规划、停车位规划、车流管理、违停治理、长期运营等多个维度开展停车、行车综合治理,明确划分政府职能部门在治理过程中的相关职责。同时,通过多次多方征集社区代表意见,让治理举措更加贴合居民停车诉求。
“车位不够,前来逛商场的游客就在路边乱停乱放,使原本并不宽阔的道路变得更狭窄,居民出行更加不便。这次新建停车场车位数量多,一步到位解决了停车难题。”家住九龙坡区民主村附近的居民说,原来的乱停乱放问题也迎刃而解,道路恢复了畅通。
破解老医院停车难问题
医院内部停车泊位缺乏,患者前往医院对车辆依赖性强,供需失衡导致停车难是城市普遍性难题。为最大程度解决患者停车难问题,江北区余溪南路小微停车场,巧妙利用城市空地,科学布局医院行车路线,结合片区城市绿化布局,打造便于居民和医院使用的小微停车场,解决市中医院停车难题。
南岸区中医院停车场。(重庆市风景园林文化交流服务中心供图)
南岸区中医院停车场,则充分利用楼宇闲置空间,结合临近区域车辆乱停乱放整治措施,在打造小微停车场的同时,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生命通道”更加安全。市民有感触地说:“以前来医院看病经常因没车位进不来,绕着医院外围兜圈子,现在停车方便了。”如今驶入医院停车场,入院行驶标识明显、车辆行驶有序进出,车辆大排长龙的情况不见了踪影。
破解老校区停车难问题
江北区小天鹅小微停车场位于石马河街道盘溪五支路小天鹅花园旁,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设置停车泊位170个。该停车场距华渝实验学校图上直线距离约220米。除了满足周围居民的停车需求,还解决了旁边华渝实验学校教师职工和家长接送学生停车难问题。车场修建前此处为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块,由于常年疏于管理乱停乱放现象尤为突出。修建时,将地面找平并做了硬化处理,规范了停车划线和基础设施,既盘活了存量资源,又解决了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
今年初,市政府发布了《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今年中心城区的老旧小区、学校、医院、商圈等区域将建设小微停车场,新增泊位2万个。
(重庆市风景园林文化交流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