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责任“清单化”。坚持“底数清、情况明”的工作原则,建立“数据核查+隐患治理”双轨推进机制,向电力、燃气、通信、供水等行业主管部门发送专项核查通知,对4万余个窨井盖基础数据“精准确权”,开展窨井盖联合现场勘验6次,协调相关产权单位修复破损、移位井盖110余处。
二是整治“闭环化”。坚持“即查即改、立行立改”原则,组织专业队伍对全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及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聚焦缺失、破损、沉降、混盖等4类突出问题,构建“发现—交办—跟踪—销号”全流程整改链条,累计整治窨井盖松动、下沉、破损等659座。
三是管理“常态化”。 结合各类井盖养护管理制度,建立起“一路一档案、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权属”档案,全面强化监督管理。同时畅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等举报渠道,对群众反馈的窨井盖缺失、破损等问题,第一时间核查处置,构建“专业管护+社会共治”的常态化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