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区域联动,构建协同治理机制。强化跨区域清漂联动,建立“职责共商、信息共享、隐患共治”的合作机制,实现长江合江至江津段水域和岸线的无缝清理,自2024年合作协议签署以来,已开展跨区域联合清漂6次。
二是深化智慧赋能,提升精准治理效能。充分发挥长江沿线4个高清摄像监控点及“无人机+综合巡查”应用场景效能,自动识别并交办处置清漂相关问题34个,清漂效率提升70%。
三是推动全民共治,健全长效机制。川渝两地发动87名党员、社区干部等组成清漂志愿者队伍,开展水域清漂12次,清理河岸垃圾等志愿者服务活动35次,提高群众参与度。
四是优化分类处置,实现全程闭环管理。实施“打捞-分拣-转运”一体化作业,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实现清漂垃圾分类处置,有效杜绝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