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新构建"三位一体"垃圾分类示范体系。江津区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区级统筹-镇街主阵-村社主战-家庭主力"四级联动机制。通过实施"五有"标准化建设,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100%覆盖,农村175个行政村全覆盖,建成市级分类行政村123个。创新"场景化"宣传模式,开展"九进"宣传8300余场次,打造"暑期实践课堂""巾帼示范岗"等特色载体。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至43%,较上年同期增长3个百分点。
二是实施全域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建立"全时全域"保洁体系。推行快速处置机制,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95%,道路洁净优良率96%。实施城乡一体垃圾收运模式,构建"户集-村收-镇运-区处"四级网络,实现175个行政村收运全覆盖,年处理生活垃圾43.95万吨,清理长江漂浮垃圾1.37万吨,推进生活垃圾“智能焚烧+精细化管理”,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配套实施市容环境攻坚行动,整治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问题1308件次,其中规范广告设置127处,清理大件垃圾堆放点115个,垃圾收集设施230处,设施完好率提升至98.2%。
三是构建"数智城市"治理新格局。推进贯通“工程渣土治理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管理场景”、“化粪池安全监测”智慧平台,实现建筑垃圾处置场所智能监控覆盖率90%、化粪池实时监测达标率85%,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时效提升40%,推行“电子渣票”制度,渣土运输违规率下降63%。开发“餐厨垃圾及废弃食用油脂监管执法一件事”系统,餐厨废弃物闭环管理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