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疏”通去向。深入调研建筑垃圾产生量、分布区域及现有处置设施处理能力,分区域规划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和资源化利用中心,解决建筑垃圾无处可去难题。目前,已建成蔡家建筑垃圾消纳场,库容量31万立方米;石门建筑垃圾消纳场,库容量62万立方米。
二是执法“堵”截。成立区建筑垃圾联合执法工作专班,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与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形成多部门监管合力。截至目前,开展建筑垃圾执法巡查2375次,开展建筑垃圾联合执法46次,办理建筑垃圾行政执法案件60件,已结案60件。
三是数字“管”控。建立建筑垃圾管理信息平台,采用先进的物联网传感、北斗位置数据传感、AI分析和垃圾分类系统大模型等技术驱动,有效实现对建筑垃圾的产生源头、运输、到消纳场消纳全过程、精确闭环管控。平台建成投用以来,建筑垃圾违规运输、处置情况同比减少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