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释放“人情味”。落实下肢残疾人停车优惠政策,录入公共停车场管理系统符合条件车辆信息1836条次,实现下肢残疾人跨区县无差别政策享受。全面推进包容审慎执法,共计免罚27次,口头教育2000余次。今年4月起,对27家制造业“白名单”企业给予净水水价政策优惠,非居民用水价格每立方米优惠0.9元,有效减少企业成本80余万元。
二是留住“烟火气”。按照“集中管理”的原则,优化设置食品摊贩规范疏导区196处,困难群众临时占道摊点37个、便民临时疏导区25处、便民临时促宣点12处。在滨江环湖一线公园设置7个小木屋及1000余平方米商业外摆区域,探索公园配套设施商业化运作模式,丰富经营业态,年创收50余万元。
三是激发“活力感”。注重点燃夜经济活力,2024年迎春灯饰服务夜经济工作获市级专项工作奖励。开放古城墙小游园、南滨公园等2万余平方米沿江草坪空间,依托10余座城市公园,举办首届城市露营节、草地音乐节等活动100余场次,单次最高吸引人流超8万余人次,拉动创收4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