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园林科研院关于朴绵叶蚜的防治建议
近期,市园林科研院技术人员在园林病虫害监测点进行调查时发现,37个监测点中有11处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新生叶片上有斑蚜科Drepanosiphidae害虫朴绵叶蚜Shivaphis celti Das危害,其中发生最严重的监测点单叶虫口数达到37头,较去年发生程度偏重。据重庆市气象台预测,今年我市春季(3~5月)天气冷暖、干湿交替出现,有利于病虫滋生、蔓延。预计我市今年上半年朴绵叶蚜总体发生趋势偏重。现阶段该虫主要为初孵幼虫,预计未来随着气温的升高,该虫进入幼虫孵化高峰期,建议绿化养护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开展预防工作,避免影响园林景观品质。
该虫在重庆市一年发生十几代,以卵在朴树上越冬,3月底左右卵孵化,4月上旬左右产生有翅蚜,4-6月下旬左右进入危害盛期,危害可一直持续至7月。该虫危害时会产生大量蜡丝、蜡絮,大发生时蜡絮盖满叶片与新梢,体背蜡絮的有翅蚜飞舞时蜡絮纷飞,排泄物滴落地面使地面与其下停放的车辆等产生粘腻污染,会对市民生活产生较明显影响。
防治建议:一是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挂设黄板进行诱集;二是可以投放天敌昆虫如异色瓢虫、草蛉、蚜茧蜂等;三是药剂防治可用10%吡虫啉2000倍液、5%啶虫脒2000倍液或50%吡蚜酮3000倍液喷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