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工作
[ 索引号 ] 11500000MB1315207D/2025-0009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城市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5-04-29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858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5-04-29

王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极端暴雨导致道路塌陷风险的前期监测、临期预警及应急处置准备的建议》(第0858号)收悉。经与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应急管理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城市道路共有10952公里,包括快速路561公里、主干道3875公里、次干道3272公里、支路及以下道路3244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城市道路6600公里。我局作为道桥隧设施维护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各区县城市管理部门的城市道桥隧设施维护管养工作,全力保障设施安全平稳高效运行,为城市交通体系提供坚实可靠的设施保障,为市民创造安全的出行环境。

二、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极端暴雨导致道路塌陷风险的前期监测、临期预警及应急处置准备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住建委、市应急局积极行动,立足相应的职能职责开展工作,着力消除我市城市道路运行安全隐患。

(一)关于“提升极端暴雨导致路面塌陷风险前期监测能力”的建议。针对前期监测能力的提升,我们在数字应用开发和预警管理体系建设上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市住房城乡建委牵头开发“数字管线”应用,建设燃气、供水、排水等管线数字孪生系统,从燃气管道泄漏爆炸、供排水管道渗漏、综合管廊断裂破损等方面防范城市道路塌陷风险。二是市应急管理局创新赋能监测预警管理体系。联合气象、城市管理等15个气象灾害敏感行业部门,大力推动全市预警管理体系建设。目前全市41个区县按照“一行业一措施、一乡镇一方案”要求,完成了预警响应规范编制、各级各类责任人梳理和预警发布系统智能升级,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与相关乡镇(街道)、部门响应指令和相关责任人信息的自动匹配、一键发布,极大地提高了预警发布的“针对性、权威性、时效性”。此外,针对城区内涝风险,市应急管理局还创新推进内涝点水位监测与交通信号预警联动项目,一旦遭遇短时强降水引发内涝达到阈值,交通信号灯即自动“熔断”交通,为路面积水外排争取时间和空间,着力降低路面塌陷风险。

(二)关于“加强极端暴雨导致道路塌陷风险的临期预警及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建议。相关市级部门立足“维护预防、抢险救援”的工作定位,坚持做好统筹各方协同履责职责,最大努力强化道路塌陷风险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一是我局联合住建、应急等7个强相关部门,制定印发了《重庆市城市道路塌陷预防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要节点开展城市道路塌陷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健全城市道路一体化治理机制,着力提升城市道路地上地下协同治理能力、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能力、数字赋能全周期响应能力、外部风险抵御能力,推动城市道路安全风险治理从被动反应向主动预防、事后行动向事前预警转变。同时,组织开展了中心城区重点城市道路塌陷隐患专项检测工作,检测重点城市道路252.312公里,发现地下空洞隐患10处,并立即进行了有效处治,把道路空洞塌陷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二是市应急管理局强化风险协同管控能力。会同16个市级部门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2024年排查新增风险隐患点8303处,并通过工程措施整改销号1777处;建立了全市洪涝、地质灾害及森林火灾等重点领域风险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三张清单”共41类3.8万处,分级分类落实责任、细化措施。督促各行业部门、区县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动态更新数据台账,依托党建统领“885”体系,将隐患点纳入全市“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问题清单”实施闭环管理。

三是推进提升路面塌陷应急处置能力。市应急管理局牵头推进建设了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应急指挥部体系,实现了部、市、区县、乡镇(街道)、现场五级贯通。印发《重庆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组建应急通信支队,在全国率先建成“1+13+42+N”“国家队重点支撑、市级专业攻坚、区县常态应对、乡镇(街道)先期处置”梯次救援力量体系。此外,市城市管理局开发建设“城市道路空间治理—马路拉链”应用,围绕路面塌陷风险的应急处置,配置“路面塌陷”处置预案,在全市范围完成了事件贯通,进一步提升了路面塌陷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关于“提升强降雨地面积水外排能力”和“加强针对极端暴雨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建议。市住房城乡建委作为建设行政管理和排水设施建设维护的行业主管部门,从“排水设施运维”“施工图审查”“工程建设监督”等三个维度的管理工作发力,提升路面积水外排能力和强化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应用建设和运维管理,制订了《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和审查要点》,明确中心城区新改建排水防涝设施设防标准;强化典型积水点治理,坚持常态化排查和滚动治理,落实了闭环管控;编制了《城市道路积水点治理技术指南(设计篇)》,实施收水能力提升攻坚,加密加宽和新增雨水口、雨水边沟,防范排水管道渗漏等导致的城市镇输增隐风险。

二是督促房屋市政工程建设单位严格落实城市道路应对极端气象及地质灾害有关标准和前期规划要求,注重城市道路施工图审查阶段技术性把关,加强施工图审查管理,确保设计标准执行到位。

三是加强新建城市道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加强隐蔽工程、路基回填、边坡防护、桥墩基础等涉及安全的重要部位监管,依法查处新建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未按图施工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既有城市道路周边轨道交通、排水管线等建设项目施工监督管理,督促项目严格按强制性规范和设计要求编制专项方案,严格按方案落实施工前准备和施工过程管理。

后续我局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持续深化部门协作,全力推动构建城市道路塌陷“监测-预警-处置-修复”全链条管理体系,切实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此复函已经肖庆华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5年4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