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315207D/2025-00092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城市管理局 | ||
[ 成文日期 ] | [ 发布日期 ] | 2025-04-29 |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863号提案答复的函
马懿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城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建议》(第0863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背景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光荣使命,也是重庆迈向现代化的必答题。推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重要举措,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城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建议,为我们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提供了新思路。
二、关于推进城市分类管理的建议
结合您建议的城市管理采取分类分区管理的思路,我们将城市范围大致划分为老城区、建成区、发展区等类别。
针对老城区,我们实施城市更新攻坚行动,打造14个宜居宜业、便捷和谐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创新停车管理模式,盘活“错时共享”停车泊位5万余个,缓解老旧社区停车乱象;改建538座公厕,以“小空间”彰显“大民生”;深挖历史文化底蕴,融入文旅融合理念,完成354个城市公园提质升级。
针对建成区,我们以道路平整专项行动为抓手,已完成车行道整治100公里、人行道整治120公里、窨井盖整治4000个,提升出行品质;围绕供水安全,完成老旧管网改造1250公里及20余万户二次供水设施更新,确保城市供水质量;着眼便民服务,完成4.1万个垃圾分类投放点便民设施改造;推动行政执法“大综合一体化”,重塑执法体系,切实解决车辆乱停乱放、暴露垃圾、道路破损、非法小广告等“看得见、管不着”的难题。
针对发展区,我们锚定民生刚需,规划新增10万余个小微停车泊位,推动解决停车难题;聚焦绿色发展,新建成7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与6座装修垃圾分选厂,构建循环经济闭环;立足供水保障,启动31个水厂新(扩)建项目,筑牢城市“水脉”;秉持生态理念,因地制宜打造290个口袋公园,让绿意融入生活。
三、关于研究出台我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法规、标准的建议
政策法规方面,目前我们围绕城市治理,已出台法律规章18部(其中地方性法规8部,政府规章10项),基本覆盖城市管理全领域。我们于2019年4月开始谋划制定《重庆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因条例内容涵盖城市运营、规划、建设、安全和管理,涉及面广,同时还需处理与现有地方性法规的关系,故调整形成《重庆市城市综合管理办法(送审稿)》,待时机成熟后发布实施。同时为健全超大城市治理领域法规体系,我局具体执笔完成《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助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的决定》撰写,并于2025年3月26日通过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后发布。为全面开展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工作提供法律支撑和法治保障。
标准完善方面,我局认真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工作部署要求,重点围绕我市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不断推进标准立改废。近年来,共组织完成81项城市管理标准,不断完善补齐超大城市治理相关标准,现行标准基本实现城市管理领域全覆盖。
四、关于加快数字管线建设和应用的建议
按照数字重庆建设统一部署,市住房城乡建委牵头,城管、规资、经信等相关部门配合全力推进“政务·数字管线”建设。加快推进矢量数据归集,目前已归集中心城区燃气、排水、供水、油气长输四类重点管线矢量数据6.2万公里,矢量化率达100%;持续推进数字孪生,出台地下管线数字孪生数据规范和建设指导手册,分级分层绘制数据孪生地图,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区域数字孪生率达81%;攻坚推进感知设备安装覆盖,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风险点位划分标准和感知设备安装规范,中心城区5178个中高风险点位已安装感知设备6705套;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和AI智能体,上线“管线超期服役”AI智能体,建立“发现-分派-处置-销号”的管线防挖损新机制,有效提升隐患事故处置能力。
五、关于夯实城市数字化基础的建议
目前,全市锚定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与城市智慧治理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加速构建一体化数据资源共享治理体系,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高度。迭代升级西部数据交易中心,重点打造汽车、金融、农业、AI算力四大特色数据交易专区,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启动“数据要素X”大赛重庆分赛,吸引技术创新力量参与数据应用开发;推进国家数据局重点联系场——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应用建设,抢占智慧交通领域数据创新高地。
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全市已实现两大标志性突破:一是建成全国首个市域一体、两级管理、三级贯通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数据编目、归集、共享类目分别达18万类、17万类、17万类,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高达95%,实现数据资源“一本账”管理,为跨部门、跨领域数据协同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打造国内首个“松耦合、分布式、多层级”感知系统,整合摄像头、无人机、RFID智能终端、北斗定位等超1300万个感知设备,接入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以“一张屏”实时汇聚城市运行态势,赋能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决策。
此复函已经肖庆华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