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工作
[ 索引号 ] 11500000MB1315207D/2025-0008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城市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5-04-23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864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5-04-23

王永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主城区交通拥堵的建议》(第0864号)收悉。经与市公安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交通拥堵是超大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我市属于典型的山地城市,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立体交通布局特点,中心城区属于“一核两江三谷四山”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中心城区道路通车总里程6800公里,已基本形成596公里“5横6纵1环3联络”的快速路网结构,跨两江桥梁38座、穿两山隧道23座。在当前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下,我市中心城区南北过江通道、东西向跨区道路、上下内环连接点等路段和学校、医院、商圈等重要节点易在早晚高峰时段出现拥堵状况。

二、工作开展情况

去年底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城市治理办制定印发《2025年中心城区缓堵促畅攻坚行动方案》,会同市级相关部门、中心城区各区,坚持市级统筹、属地落实、行业指导、协同共治原则,系统推进中心城区缓堵促畅工作,持续解决老百姓出行难问题。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实施小切口治理。通过聚焦城市老城区、学校周边、医院周边、旅游景点等治理场景,利用大数据识别分析,结合公安、规资等部门信息反馈,梳理中心城区拥堵区域和点位,采取交通组织优化、停车管理、步行提升、公交港湾改造、车道扩容等治理手段,梳理堵乱点,并组织部门、辖区会商制定“一点一策”治理方案,实施一批“投入小、见效快”的堵乱点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江北区红黄路中国石油(红旗河沟加油站)段、沙坪坝树人小学旁公交站、渝北区红锦大道(加州花园公交站)等35个项目的整治,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性、标志性的典型案例。

(二)加强小微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建设。一是持续推进小微停车场建设,针对“老旧小区、学校、医院、商圈”等四类区域,充分利用部分城市零星用地、闲置用地、桥下空间等地块,建设一批规模小、投资小、就近便民,缓解停车难矛盾的小微停车场,近3年,全市共新增小微停车场泊位11.9万个。二是加大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力度,市住房城乡建委依据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用地布局,聚焦停车矛盾突出的区域,会同中心城区各区逐年滚动编制建设计划,大力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

(三)优化中心城区路网结构。全力推动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茶惠大道、宝山大桥、白市驿隧道、科学城隧道等重大路桥隧项目建设。围绕城区快速路、主干路和结构性较强的次支路,通过延伸路线、优化通道等级和线路走向等措施,提升快速路、主干路系统性,完善路网骨架体系,纵深推进主次支路“毛细血管”加密。目前,正在实施沙坪坝联芳小学配套道路(1、3号路)、九龙坡区万象四路、两江新区嘉睦路等道路贯通。

(四)强化交通管理。市公安局会同相关单位优化交通管理,一是在数字赋能方面,通过IRS、P-IRS等平台,主动融合DeepSeek等新技术新手段,汇集完成应急、交通“渝运安”、停车场、网约车等140类数据。全面上线“渝路通”交通事故快处易赔系统,建立拥堵分析、失驾、闯禁预警等90个数字模型。通过“渝警情指”和专门的辅警APP,落实30秒内签收、1分钟内响应、5分钟内到场“3015”快响机制。二是在停车管理方面,“点”上聚焦85个停车问题突出居民社区和487个堵占消防车通道问题突出小区,“一地一策”实施综合治理。“线”上梳理明确“285+N”条停车秩序严管路段,实施挂牌重点整治。“面”上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常态化开展停车秩序专项整治。

(五)强化交通运营治理。一是优化道路交通组织。在城市老区大流量主次干道、外围新区城市骨架路网,实施潮汐车道、多车道汇入控制等交通组织措施,提升道路交通运行效率。目前,已完成渝中区一号桥、大渡口绿地路等交通组织优化项目。二是推动公共交通提质增效。完成3号线六编组车辆扩编改造,积极推进小编组、高密度列车专项运行研究,深化4号线快慢车运营、10号线提速实施方案研究工作。持续优化公交线网结构,已优化公交线路63条,更好地服务市民出行。

(六)强化交通数智治理。通过建立中心城区交通模型和重庆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定期开展全中心城区交通出行调查,持续迭代升级,有效辅助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评估,提高交通运行实时分析、智慧研判、辅助决策、智能调度水平,支撑改善交通拥堵。

三、后续重点工作

在后续工作中,我局将会同相关单位以切实解决老百姓出行难为根本目的,持续推动中心城区缓堵促畅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优化道路交通组织。依托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智能应用系统,掌握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态势数据,动态发现一批因交通组织不合理、不科学引起的堵乱点,深入分析道路通行能力和通行需求,科学采取禁止、限制、绕行、错时、借道等手段,积极推广运用潮汐车道、多车道汇入控制、可变导向车道、串联掉头等适宜我市山地城市道路交通特点的交通组织措施,提升道路交通运行效率。二是推动公共交通提质增效。推动公共交通网络深度融合,优化调整与轨道交通线路走向一致的重复、低效公交线路,促进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在线网、站点及运营层面的衔接融合,提升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分担率。三是推动学校医院周边停车综合治理。结合“渝城助医”“渝城护学”行动方案,聚焦停车难、通道堵、秩序差的问题,通过强化交通秩序管理、新建小微停车场、拓展定制公交等措施,推进学校、医院周边交通综合治理。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主城区交通拥堵的建议,对加强和改善我市缓堵促畅工作具有积极作用,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真诚地欢迎您继续为我们的工作献计献策,指导我们改进工作。

此答复函已经我局肖庆华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5年4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