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工作
[ 索引号 ] 11500000MB1315207D/2024-0013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城市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4-05-20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093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4-05-20

梁国严委员:

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建筑垃圾管理 着力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建议》(第0093号)收悉。经与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运输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现状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相关指示精神,市城市管理局会同市住房城乡建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编制了《建筑垃圾密闭运输车辆技术规范》(CG035-2020)、《重庆市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程》(CG058-2021)、《建筑垃圾处理场设置规范》(CG059-2021)、《主城区城市建筑垃圾全过程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六部门联合发文)、《重庆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21-2035年)》等相关文件。现有工程渣土消纳场60座,资源化利用厂24座(中心城区7座),转运调等相关配场8座,装修垃圾填埋场4座,年处理建筑垃圾约222万方。

二、我市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主要工作

(一)注重源头治理,完善法规制度,为依法实现资源化利用提供法律保障。市城市管理局根据市人大立法安排,于2022年就将《重庆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纳入立法计划,目前已通过专家论证,条件成熟后报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制定的《重庆市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也在试运行中。

(二)强化部门联动,挖掘工程潜力,推进资源化利用源头减量。结合《重庆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21-2035年)》,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主城区自然山水保护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土石方大挖大填的通知》,市住房城乡建委下发了《建筑垃圾资源化指导意见》,在市级重点项目中通过政企协作,建设自建渣场和资源化利用场,引进建筑渣土设施设备,有效利用工程垃圾,达到工程项目能用尽用,减少了源头排放;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沙石土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矿的指导意见》,并在竖向设计上下功夫,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高标高,有效缓解工程渣土消纳难的问题,减少了工程渣土源头排放量。

(三)科学布局,加快建筑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实现全建筑过程管理。按照规划布点,中心城区建有7座装修垃圾分选场,总处理规模为231万吨/年;市环卫集团在渝北区建有一座装修垃圾填埋场,总库容为600万立方米;黑石子和广阳坝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厂也处于移交江北区和南岸区的过程中。通过公安、交通、住建等部门共同协作,利用天网、卡口和市区的建筑垃圾管理平台,强化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管理,提高了管理效能。

(四)主动作为,引入社会资金,鼓励企业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出台《重庆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明确提出鼓励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申请各种技术专利,使用和推广国产化移动式处置设备,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产工艺线。同时,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也在通力协作,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标准,推进相应技术和装备研发,加快推进再生产品规范化、标准化等科学论证,扩大再生产品应用范围,提高再生产品附加值。

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是政府工作“一件事”和“855”工作任务清单的工作要求之一,“政务·工程渣土治理利用”应用平台是打破壁垒,实现部门并联审查许可的主渠道,我们将积极推广使用资源化利用产品,拓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此复函已经谢礼国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局,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4年5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