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工作
[ 索引号 ] 11500000MB1315207D/2024-00114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城市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4-05-10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26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4-05-10

谢雪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城市储备土地推动停车设施发展的建议》(第0026号)收悉。经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城市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盘活存量土地、挖掘空间潜力成为城市停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您提出的关于利用城市储备土地推动停车设施发展的建议,对激活土地价值,提升城市品质,缓解中心城区停车供需矛盾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一方面继续做好停车管理行业监督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与规划、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作,积极探索闲置储备土地用于社会停车场等用途。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4年2月底,根据全市停车设施基础信息调查,全市共有停车场2.8万个、停车泊位607.1万个,同期机动车保有量619.9万辆(不含摩托车315.1万辆),其中,中心城区共有停车场1.18万个、停车泊位349万个,同期机动车保有量222.8万辆(不含摩托车41.5万辆)。就中心城区而言,停车设施总体较充足,但老旧小区、老商圈及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停车位不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尤为突出。如何缓解上述区域的停车难的问题,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出台鼓励停车场建设的政策,缓解停车难。2022年,市政府出台了《中心城区路网更新和停车治理专题年工作方案》,提出利用闲置土地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以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根据工作方案,市城市管理局出台了《中心城区小微停车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对小微停车场建设提出了具体措施和要求。

(二)扎实推进小微停车场建设。从2022年起,市城市管理局牵头充分利用零星用地、边角地、闲置地以及桥下空间等可用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小微停车场建设,着力缓解老小区、老学校、老医院、老商圈等“四老”区域的停车难问题,走出了一条特大城市破解停车难的新路,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和《光明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也得到广大市民的点赞。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计新建1100个小微停车场,新增泊位近9万个,有效缓解了部分区域停车难问题。

(三)制定小微停车场建设及运行技术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中心城区小微停车场建设模式与管理经验后,市城市管理局制定出台了《重庆市小微停车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重庆市小微停车场建设及运行管理规定(试行)》,指导规范重庆市小微停车场建设工作,切实提升小微停车场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

(四)制定完善停车管理政策法规。在正在制定的《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中,提出了利用城市储备用地设置临时停车场的条款,并对临时停车场的管理作出规定。该条例送审稿已于3月底报市政府,按立法计划安排,《条例》有望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出台。

(五)积极推动闲置储备土地建设社会停车场。2022年,市土储中心印发了《市级储备土地临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探索以出租方式将闲置市级储备土地临时用于社会停车场等用途,缓解停车位紧张等焦点问题。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盘活存量储备土地资产,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开展了市级储备土地经营性临时租用研究,探索将储备地块或连同地块内的地上建(构)筑物等,直接用于民生服务的停车场、文化体育场所等公益性配套项目,并对使用业态和范围、申请主体和方式、实施程序、租用细则等进行了明确。

三、后续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推动《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制度出台,为推动停车设施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二是指导督促各区县(自治县)城市管理部门按照我局印发的《2024年城市道桥和停车管理工作要点》,针对老旧小区、学校、医院、商圈等停车难重点区域,充分利用城市零星用地、闲置用地、已征待建等地块,建设小微停车场,逐步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

三是加强与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衔接协作,进一步推动利用储备土地建设社会(临时)停车场等公益性项目。

此答复函已经我局谢礼国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4年4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