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工作
[ 索引号 ] 11500000MB1315207D/2023-0026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城市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3-11-02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353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11-02

杜金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城管体制改革的建议》(第0353号)收悉。经与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创新理念、机制、方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一)理念创新。城市管理业务领域复杂、线多面广、问题反复,为推动城市管理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需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一是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践行“721”工作法,70%的问题由服务解决、20%的问题由管理解决、10%的问题由执法解决。二是由被动处置向主动作为转变,组织专业力量,研判分析问题可能发生的突出区域、类型、时段,提前介入解决问题,让可能产生的诉求消失在萌芽状态。三是由末端兜底向源头治理转变,加强前期规划建设的科学性,科学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由原来单一的末端“堵”的方式转变为着力源头“疏”的方式,增加城市治理的温度。

(二)机制创新。城市管理涉及管理主体多、管理对象广、管理流程复杂等问题,为及时有效响应解决人民群众诉求,问题快速高效处置机制应运而生。一是构建案件全过程闭环处置机制,整合市民群众微信上报、12319热线、智能抓拍等渠道案件,在城市运管服平台进行案件的立案、派遣、处置、核查、结案和评价,明确处置标准与时限,案件处置可追踪、结果可查询。二是构建分级分类处置机制,简易案件实行采集人员自行处置、安全隐患案件进行线下及时点对点提醒处置、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现场确权交办处置,有效降低案件处置成本。三是构建案件处置马路办公机制,针对市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由相关负责人带队开展问题处置,有效提升案件处置质效。

(三)方法创新。城市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出现新业态、新问题,为更好地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管理服务城市的方法推陈出新。一是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落实到人、到事、到时、到标准,包区域、包路段、包门市、包时段、包职责(含问题处置的跟踪督办)的“四到五包”工作机制。二是以数字化赋能为手段,搭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增强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使用智能识别监控、物联传感设备等及时收集存在的问题,利用大数据科学分析研判案件分布情况,借力平台生成的运行数据开展问题处置的考核评价,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三是以大城众管为依托,推进问题多元共治的良性互动,畅通微信公众号、市民热线等诉求表达渠道,将社区网格员、城市管理志愿者、市民群众作为案件信息采集来源主体,以市民回访满意度作为案件处置考评的重要内容,问题发现得更及时全面,问题处置更高效。

二、我市城市管理数字化发展历程

(一)网格化城市管理阶段(2006-2015年)

探索重庆网格化管理新模式,配套出台管理办法,基本解决了问题处置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的顽疾,城市管理实现数字化改革的初探。 

(二)智能化融合发展阶段(2016-2020年)

贯彻落实国家层面决策部署,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关于推进智慧城管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底全面建成了市级监管平台和41个区县数字城管平台,2018年启动了第一个省(直辖市)层面大数据平台,发布了全国第一个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多个数字应用场景落地见效,城市管理数字化改革步伐更加坚定。

(三)体系化快速迭代阶段(2021-至今)

2021年,落实住建部工作要求,编制出台《重庆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印发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通知,全市按照“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深化拓展”三个阶段拉开三年行动序幕,城市管理数字化改革进入了体系化迭代的快速通道。

三、我市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现状

(一)实施网格闭环管理。2022年中心城区建成区消除网格化管理覆盖盲区,全市新增覆盖面积50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1659平方公里,全年市和区县两级平台共发现处置问题282万件,其中视频监控智能采集问题超过20万件,及时响应解决市民诉求4.5万件,市民满意度保持在93%以上。

(二)深化新城建试点。完成全市化粪池危险源自动监测8900点位【注:2022年新增1400多个】、跨江市政大桥结构运营状态在线监测26座【注:其中中心城区19座、合川1座、江津2座、万州4座】,公共智能停车场6300个、路内智能停车位5.25万个,全市城市照明智能化控制率达83%以上,两江四岸核心区“一把闸刀”控制率100%。

(三)丰富数据资源池。建成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接入行业业务系统155个,共享公安视频4万余路,汇聚业务数据超5亿条【不含前端物联、视频流、图片等数据】,构建市政设施、市容环卫、安全风险、便民服务等图层324个,共享行业外数据45项、汇聚200万余条,向行业外共享数据12项、44万条,向区县共享数据14项、7526条。指挥协调管理端认证用户3000余人,市民服务端关注用户10余万。

(四)打造智治应用场景。市级基于数据智能打造了安全监管“一屏通览”、指挥调度“一键联动”、民生服务“一张图”等融合应用场景。区县基于物联感知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桥隧结构状态监测、化粪池在线监测处置、环卫作业精细管理、渣土运输源头治理等智能应用场景。年内启动实施的城市桥梁监测在线、水电气讯联合报装“一站式”服务、中心城区出行停车“一件事”等三个项目正在按照“三清单”策划项目报审工作。

(五)推进运管服平台建设。市级平台 “1+5”总体框架完成应用软件开发,大数据平台和综合监管协调、供节水管理、执法指挥调度等子系统已建成上线运行,智慧市政设施、智慧市容环卫、智慧园林绿化完成初验上线试运行。全市41个区县有7个区率先落地、基本建成【注:江北、沙坪坝、南岸、巴南、渝北、万州、重庆高新区】,20个区县有序实施建设中【注:九龙坡、北碚、涪陵、江津、铜梁、奉节、城口等】,7个区县计划采购中【注:南川、永川、两江新区、忠县、云阳、秀山、垫江等】,7个区县暂未推进【注:万盛、黔江、彭水、酉阳、石柱、巫山、巫溪】。

四、我市城市管理数字化工作成效

我市网格化管理运行效能处于全国前列,特别是一体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月考核、季排名的“督考评”机制得到了来渝考察同行的极大关注和赞誉。

我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起步早、行动快、举措实”,其工作成效得到住建部的充分肯定,2022年分别以工作简报专版和培训教材案例等形式向全国各省市宣介推广,在2023年4月21日的住建部全国城市运管服体系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上多次提出表扬;沙坪坝区运管服平台、市智慧市容环卫系统分别荣获第十四届、十五届智慧城市大会优秀案例一等奖;我局先后受邀出席第十五届智慧城市大会、第三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大会、2023年数字城市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我市数字城市管理建设和运行水平从省和直辖市层面来讲,市级平台的设计理念、规划建设、运行成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对标广州、深圳、杭州、宁波、青岛等先进发达地区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我市还客观存在“一委一办一平台”工作体系支撑不强、管理对象前端传感覆盖面不足、条线业务数字化应用不深等现实困境,一体化、智能化运行的效果还不明显,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五、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主动对接“数字重庆”,摸清重大需求、创新重大应用、推动重大改革,构建强大的“城管大脑”、夯实智理的“神经末梢”、完善提能的“保障体系”,进一步筑牢城市管理改革之基。

(一)实现运管服三级大联动。市级平台和50%区级平台、20%县级平台年底上线运行,构建形成国家、市、区县三级平台上下贯通的城市“智”理工作格局。

(二)提升城管大脑应用能力。打造“数字驾驶舱”,实现对城市供水量、垃圾处置量、问题及时解决率、公共停车指数、道路照明率等城市运行实时数据的“一目了然”,客观反映城市管理实时运行状况。

(三)增强市政设施风险防控。建成嘉悦大桥、高家花园复线桥、鱼洞大桥、鹅公岩大桥、石板坡长江大桥等桥梁结构运营状态监测系统,中心城区70%跨江市政大桥运行视频监控和状态监测系统接入市智慧城管指挥中心,打造中心城区跨江大桥运行风险防控“一屏通览”场景。完成化粪池危险源在线监测自动处置系统800套。

(四)网格管理拓面延底增效。2023年全市新增网格化管理覆盖面积60平方公里,对接基层智治系统,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下层社区、小区,主动发现问题250万件以上,其中视频自动采集应用率达15%以上,总体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落实12319热线“民呼我应、应诉即办、办成满意”,市民满意度力争达95%。

(五)出台数字应用标准规范。完成《“智慧市政设施、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管执法”四大行业应用子系统技术导则》《运管服平台数据资源交换规范、对接规范、运行规范、运维规程》等标准规范,推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综合评价工作规程》《城市管理数据资源管理规范》等规章制度编制。

此复函已经我局谢礼国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3年5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