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315207D/2023-00253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城市管理局 | ||
[ 成文日期 ] | [ 发布日期 ] | 2023-11-02 |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574号提案的复函
曾嵘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智慧城管建设 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议》(第0574号)收悉。经与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牢牢抓住城市治理智能化“牛鼻子”的重要指示为遵循,贯彻落实住建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和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试点决策部署,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一体化推进市和区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为抓手,着力构建形成国家、市、区(县)三级平台上下联通、左右互通、内外融通的城市“智”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风险防控水平。
一、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一)高位组织强推动。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重大变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平台建设工作写入2021年、2022年、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城市综合治理“一网统管”、城市运行安全“一屏通览”、融合智慧调度“一键联动”、便民惠民利民“一端服务”的建设目标。2022年平台建设任务纳入年度市级部门专项目标绩效考核、区县日常城市管理评价,实行季度量化排名、市政府督查通报,对工作创先、效果创优的区县年度予以加分激励。
(二)全域统筹早谋划。我市按照住建部关于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工作部署,结合重庆市智慧城市管理“1322”技术架构,从总体统筹、全域谋划入手,遵从直辖市市、区(县)两级政府体系和城市管理行业职能职责,编制完成《重庆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规范平台总体框架、建设内容等,明确了市、区县、街镇、社区、网格五级应用覆盖,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通知》,明晰“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深化拓展”三个阶段的目标计划,有力推进市、区县平台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
(三)多措并举抓落实。一是注重指导帮带。组织专业咨询机构和骨干力量,统一编发《xx区(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参考文本)》和《xx区(县)园林绿化、市容环卫、市政设施等行业应用子系统技术设计方案(参考文本)》。二是组建专家智库。支持41个区县完成平台设计方案的审查审核,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班、季度科技例会、月专项调度会、片区工作座谈会,不断提升工作技能。三是强化工作机制。市级平台建设坚持项目化、清单化,对标对表、挂图作战,主要领导统筹抓总、专题研究部署,分管领导专项调度、月度系统通报,责任处室分工协作、指导落地落实,实施单位全力而为、把控质量进度,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以务实创新为思路,智管目标循序落地落实
(一)精准定位。立足直辖市“市、区/县、街镇”三级行政体系,市级在平台功能上,兼备省级平台宏观层面的监督管理和城市级平台应用层面的指挥作战;在建设规模上,实现与全市41个区县平台的互联互通、数据共建共享、业务协同协作;在建设内容上,侧重于以数据融合创新应用提升行业指导、监督管理、规划决策等综合治理效能;在体系架构上,积极推动直管市政设施、城市公园的数字化试点示范改造,构建完善的技术架构。
(二)统分结合。一是依责实施。为契合区县实际和业务需求,采取市、区(县)平台分级自主实施,“基础平台+行业应用”模块分建,强化共性支撑、集成整合,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创新亮点有特色。二是标准先行。出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数据交换规范》《智慧园林绿化、市容环卫、市政设施、城市管理执法等系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导则》,刚性约束行业应用功能、性能。三是共享赋能。市级平台业务指导、监督检查、舆情监测、公众服务等应用模块由市级统建、向区县共享,市级平台的GIS服务、工具组件、物联网接入、视频智能应用等基础支撑向县区开放赋能,市级数据资源向区县按需申请共享。供节水平台由市级统一建设;市级智慧市政设施管理信息系统、智慧市容管理信息系统、智慧执法指挥调度平台完成定制开发后,向区县提供分级部署应用,支持区县二次流程个性化定制和创新拓展,促进区县降低投资、加快进度,快速构建国家、市、区(县)三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体系。
(三)引资聚力。指导沙坪坝区探索创新“购买服务”建设模式,招商引进行业信息化头部企业,引入社会资本自主投融资,共同研究伴随开发,以年度常维费采购平台软件基础功能,支持个性增值服务、周期迭代升级,有效破解了人财瓶颈。该建设模式投资规模等同于“统一建设、分级部署”,公开招标采购政策性强,市场产品活跃自主性高,服务质量效益提升空间大,具有标志性的“重庆模式”得到国内多家头部企业的支持参与,在大部分区县得到了大力推广和积极反响。
三、以需求导向为牵引,城市智管成效更加彰显
(一)问题处置更高效。全面建成市级和41个区县数字化城管系统,覆盖面积1659平方公里,划设单元网格6.45万个,涵盖城市部件1011万个,打造了“高位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四级联动”的城市治理体系,构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综合管理“一张网”, 将视频智能应用与“马路办公”创新结合,完善监督手段,有效推动了城市管理问题全面发现、精准流转、快速处置、高效解决,保障了城市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二)风险管控更直观。建成智慧城市管理大数据中心,推动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建设和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接入建筑垃圾、环卫作业、城市公园、古树名木、城市供节水、电动单车监管等153个行业系统,汇聚数据超过4.5亿余条,形成专题图层超过300个。逐步推行前端物联感知,对作业车辆、垃圾中转站、化粪池危险源、跨江大桥等实时监控、预测预警。作为全国唯一的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试点城市,开展专项普查,梳理风险清单,确定“红橙黄蓝”风险等级,完善城市运行安全监管主题数据库,绘制空间分布图,叠加到城市管理“一张图”上,可实现安全监管“一屏通览”。
(三)指挥调度更便捷。围绕监督管理、应急指挥、专项保障等需求,依托城市管理数据资源池、公共视频、移动通信等基础支撑能力,升级市级智慧城管指挥中心,整合行业应急视频会议系统、音视频终端设备,借助融合通信手段,构建可呼可视可调的行业指挥系统,可一键启动预案、直呼一线,实现指挥调度扁平化、功能场景可视化,提高常态监督、日常巡查、远程研判、应急指挥等能力。
(四)市民生活更方便。坚持“管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抓实美化坡坎崖、打造口袋公园、增量提质公厕、新建小微停车场、增设公共直饮水点、建设劳动者港湾等民生“关键小事”,并将上述服务信息在城市管理微信公众号集中发布,实现“全市一号通、事项一屏查、导航一键达”,把“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路”落到实处。畅通市长信箱、12319民生服务系统、新媒体舆情系统等市民诉求渠道,累计解决近70万件百姓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明显提升,民调显示满意度连续3年增长。
此答复函已经我局谢礼国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反馈我们。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3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