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315207D/2023-00250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城市管理局 | ||
[ 成文日期 ] | [ 发布日期 ] | 2023-11-02 |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34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马懿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成效的建议》(第0344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委等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着力推动的“关键小事”,关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市城市管理局牵头抓总,相关市级部门各司其职,各区县合力推进,按照“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的要求,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综合治理、全区域统筹实施、全社会普遍参与”,有力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如期实现全覆盖,垃圾分类工作连续3年多走在西部城市前列。
二、工作推进举措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成效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关心环境提升、关注垃圾分类的民生情怀。我们对提案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消化吸收,积极推进以下工作:
(一)强化工作保障。一是加强资金保障。出台《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市、区县人民政府将生活垃圾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城乡生活垃圾管理的资金投入。市财政局重点保障市级垃圾分类工作经费、中心城区二次收运和终端处置资金。市商务委2022年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支持区县开展低值可回收物回收试点。重庆市税务局2022年对全市215家垃圾分类相关企业减税降费达3995万元。二是完善政策支撑。编制出台《重庆市城乡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对环卫系统内多样设置可回收物服务点、健全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等做出规划建议,推动纳入相关行业部门规划实施。将“规范废旧物资回收”“推进低值可回收物回收”等纳入《重庆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重庆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鼓励环卫、再生资源龙头企业依托现有体系开展相关工作。三是健全回收体系。市商务委积极支持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交易中心等建设,支持回收废玻璃、废塑料、废纺织品等5个项目。全市累计健全大中型回收加工基地25个、分拣中心(打包站)500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8000余个。
(二)加强监督管理。一是健全奖惩机制。指导各区县完善可回收物积分管理和兑换制度,引导居民“线上线下”直接出售可回收物或在小区分类投放。建立“荣誉榜”“公示榜”“时尚榜”“曝光台”等激励机制,每年组织生活垃圾分类时尚社区、小区等最美系列评选,通报表扬生活垃圾分类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发动市民积极参与。二是完善收费制度。出台《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要求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原则,逐步探索建立计量收费、差别化收费。市城市管理局正在研究制定《重庆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置费征收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城镇生活垃圾处置费的征收和管理。三是加强执法监督。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生活垃圾监管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在全市开展监管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对生活垃圾非正规清运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印发《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行动的通知》,在全市开展“规范运输”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违法运输行为和混收混运现象,加强分类收运监督管理。2022年以来新规范生活垃圾运输车辆标志标识1429辆,新增运输车480辆,立案查处企业54家次、个人68人次、运输车69辆,发放整改通知书1266份,罚款29.9万余元。今年,在中心城区开展以“净化行动”“规范行动”“执法行动”为重点的垃圾分类纠错专项行动,发动市民广泛参与。
(三)深入宣传发动。一是加强公益策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社等媒体,在黄金时段或显著版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公益宣传,在各公交站、轻轨站台、城市立面等投放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广告30万余块,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告知书、承诺书、宣传册等3000万余份。二是强化媒体宣传。联合新媒体制作生活垃圾分类主题科普动画、短视频,推出视频说“法”等系列宣传片,参与重庆市“我最喜欢的10项改革”网络评选,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民意调查,市级以上主要媒体宣传报道1.2万余篇次,“重庆市垃圾分类”公众号关注用户突破30万。加大媒体曝光力度,在市级主要媒体开设生活垃圾分类专栏,通报中心城区垃圾分类成效较好和较差的小区名单。三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印发《重庆市2022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计划》,按月度分主题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家庭等“八进”宣传活动3.6万余场次,组织在全市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七个一”系列宣传活动、公益广告创意设计大赛、演讲比赛、劳动技能竞赛、微视频大赛等,营造浓厚氛围。组建生活垃圾分类“进机关”市级宣讲团,开展市级宣讲120余场次。四是推进教育基地建设。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对各区县建设一批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等做出安排部署,目前各区县普遍建有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
(四)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完善指导员队伍。印发《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创新建立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制度,配置“四级”指导员1.5万名,组织200余名市级指导员开展专题培训,不断提高垃圾分类专业化水平。制定《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指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二是完善志愿者队伍。开展“文明新生活”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全市注册志愿者2.8万名,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市级示范岗193个,2022年以来开展志愿服务行动3200余场次。三是加强学校宣传教育。市教委印发《重庆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关于切实推进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将垃圾分类纳入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及社会实践。组织编印垃圾分类知识读本、教案集,依托“小小宣讲员”队伍推进家、校、社区联动,提升市民参与度。
此答复函已经我局谢礼国局长审签。对此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3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