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工作
[ 索引号 ] 11500000MB1315207D/2020-02369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城市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0-09-07 [ 发布日期 ] 2020-09-07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52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0-09-07


A

同意公开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文件


渝城管局议函〔2020143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052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王志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生活垃圾减量化示范村的建议》(第0525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委、市供销合作社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在全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探索切合农村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途径和方法。20176月,忠县、秀山县、万盛经开区等3个区县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纳入全国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区)建设;20193月,启动了万州区、涪陵区、九龙坡区、渝北区、綦江区、璧山区、潼南区、丰都县、垫江县、石柱县等1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县(区)和2500个分类示范村建设工作。经过各级的不懈努力,目前各区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已初见成效

一、推进情况

(一)总体情况。根据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体部署,我局先后在万盛经开区召开了国家级示范县分类示范工作现场研讨会,在市城市管理局召开了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任务部署会,在秀山县召开了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推进现场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渝市政委〔201736号)、《关于在全市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千村示范行动的通知》(渝城管委〔2018155号)、《关于公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市级示范县(区)、示范村建设任务的通知》(渝城综管办〔20195号),编制了《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手册》《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技术指南》等技术标准,指导各区县按照“农户分类、村组收集、乡镇转运、区域处理”模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截至2019年底,全市设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3.7万余个,配置分类收集车2315台,投放户用分类收集桶49.4万余个;建立乡镇级再生资源回收站1586个、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点1958个;建堆肥房185个、沤肥池7267。忠县、秀山、万盛等3个国家级示范县(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100%的乡镇、86.4%的行政村;万州、石柱等10个市级示范县(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87.6%的乡镇、43.1%的行政村;初步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279

(二)工作举措。各区县结合实际建立了分类示范工作机制,因地制宜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可复制推广的做法:一是建立高位协调推动机制。九龙坡、忠县等区县党委、政府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区县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领导主抓、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村民参与激励机制秀山强化村民自治,实行《卫生证》管理制度,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丰都建立垃圾分类公示制度,公布村民垃圾分类执行情况,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涪陵、垫江等区县采取市场化运作与村民自治相结合方式开展分类示范,前端分类收集由各村负责,中端转运委托市环卫集团负责,通过市场化手段降低了垃圾分类收运成本。永川区将南大街街道两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委托市环卫集团组织实施,通过示范样板推进全区垃圾分类示范工作。四是建立监督考核推进机制九龙坡渝北等区县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对街镇的日常检查考核,严格奖惩,推进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全面落地落实五是建立可回收物管理机制石柱在全县推广和美积分卡,引导农户收集可回收物兑换积分万盛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每年对区、镇、村三级回收站点给予资金补贴,并引进10家回收公司参与农村可回收物的收集运输,提升了农村地区可再生资源回收能力。六是建立易腐垃圾处置机制璧山、铜梁区建立阳光堆肥房,将易腐垃圾进行集中堆肥,成肥后用于种花种菜;渝北购置6台餐厨垃圾收运车,专门收运农村场镇餐厨垃圾万州在条件成熟的农村推行沼气池处理易腐垃圾,沼气作为清洁燃料、沼渣还田作肥,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有的区县分类示范建设标准不高,效果不够明显,相关的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二是部分区县示范建设资金仍显不足,乡镇财力有限、社会资金筹集难度大;三是有的农村地区垃圾分类收集桶(箱)配备不完善,数量较少且点位布局不合理,导致使用效率不高;四是有的示范区域农村厨余垃圾堆肥、沤肥效果不好,沤肥池布点不合理,村民不愿使用;五是分类示范宣传力度不够,村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支持度、接受度、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打算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吸纳您关于“加强统筹,精选试点;分类施策,科学处理;打造示范,以点带面”的建议,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目标,坚持示范引领,实施垃圾减量,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抓好分类示范工作组织领导。指导各区县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机制。坚持示范引领,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定期统计区县分类示范工作情况,每季度将分类示范情况通报各区县政府。拟于第3季度召开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推进现场会,观摩垃圾分类示范建设情况,树立垃圾分类样板,总结交流分类示范工作经验。

二是抓好垃圾分类收运设施配备指导区县按照《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技术指南》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指导手册》等相关标准规范,配备数量充足、标志清晰的分类收集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垃圾转运设施,合理配置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桶,配足满足垃圾分类清运需求、密封性好、标志明显、节能环保的收运车辆。

是抓好分类回收体系建设指导区县持续加大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布局,努力做到每个乡镇建1个再生资源回收站、每个行政村建1个再生资源回收点。抓好农村与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融合,形成区县—乡镇—行政村三级回收网络体系。鼓励农村地区建设“垃圾兑换超市”“垃圾积分银行”,鼓励区县建立激励措施,引导个人或企业参与农村地区可回收物的收集,逐步建成覆盖全面、运转有效的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同时,积极构建销售、回收、利用、推广为一体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计划2020年新建乡镇级回收网点210个,区县贮运中心23个,实现涉农赶集场镇(街道)全覆盖,每个区县至少建成1个贮运中心,全市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0%

四是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按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实施分类处置,防止“先分后混”。农村厨余垃圾(即易腐垃圾)原则上不出村,主要采取村内就地就近堆肥、沤肥、还田还土处理灰渣土、碎砖旧瓦等垃圾,可用于村内铺路填坑或就近掩埋;塑料袋、废纸、废金属等可回收物,纳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其他垃圾统一转运到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对有害垃圾实施单独收集处置

五是抓好分类示范资金统筹。联合市财政局开展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2020年起,市级财政连续3年每年筹集一定数额资金,用于补助区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通过市级补助资金引导区县财政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建设纳入区县财政预算,整合相关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探索建立村民适度筹资、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相结合的长效资金保障机制。

六是抓好分类示范指导评价工作。按照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区)、示范村建设任务及评价标准,从今年开始至2022年,每年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分类示范县(区)、示范村进行评估,并抽取一定比例的市级示范村进行现场指导评价,通过数量对比分析减量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同时,对评估不达示范预期的示范县(区)和行政村,取消其示范资格。

七是抓好分类示范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区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多媒体等加大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广大村民弄清楚为什么分、怎么分等常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将垃圾分类处置相关事项纳入村民自治内容,有效引导和培养垃圾分类习惯;指导区县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措施,提高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此答复函已经我局谢礼国局长审签。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048


联系人:刘润刚

联系电话:6788603518008398096

邮政编码:401121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市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