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推进小微空间整治提升
近年来,湖南省益阳市以“百园之城”建设为抓手,聚焦老城区绿色空间不足、居民“停车难”等问题,用“绣花”功夫激活小微空间活力,探索出以微空间治理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谋定破局:“四项原则”锚定方向
益阳市用“四项原则”锚定方向,确保工作既“解民忧”又“利长远”。
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把小微空间整治纳入城市更新全局,成立市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城管、规划等多部门,破解项目审批、土地置换、资金筹措等堵点。
坚持民生优先、问题导向,精准锁定“停车难”“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将118个整治项目纳入清单。
坚持生态优先、文化赋能,以“见缝插绿、生态惠民”为路径,在整治中融入历史文脉,打造“一园一主题、一园一故事”的特色空间。
坚持多元共治、长效管养,通过制度规范、市场化运营、“市民园长”等机制,构建“政府兜底保障+市场专业运作+市民深度参与”的管养体系。
如今,“百园之城”框架初步成型,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85平方米。
民生为要:靶向破解急难愁盼
益阳市聚焦“停车+出行”、环境整治两大痛点精准发力,让微空间成为破解民生难题的“金钥匙”。
“停车+出行”方面,利用边角空地、地下空间新建改建14个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1.05万个,施划道路公共停车位、出租车临时停靠位;开发“益阳智慧出行APP”及智慧停车服务平台,完成62个路段、13个公共停车场、6300个泊位的智慧化升级,实现“车位查询、在线缴费、错时共享”;改造升级43条主次干道盲道,新增盲道1130平方米,建设绿道71.87千米,打造“步行+骑行”网络。
环境整治方面,推行“机械化清扫+人工精细化捡拾”模式,将中心城区敞开式小区纳入环卫市场化作业;新建和提质改造口袋公园70余个,升级梓山湖公园、滨江南北公园等大型公园,新建青龙洲公园、清溪河湿地公园等特色公园;对城区零星绿地进行微改造,引入多样化绿植,布局色彩绿地和生态公厕;同步改造50余处排水管网,有效消除老城区内涝痼疾。
全龄赋能:打造复合功能空间
围绕“15分钟品质生活圈”建设,益阳市推动小微空间从“单一绿化”向“功能复合”升级,让每个年龄段都能在微空间中找到归属感。
聚焦健身休闲需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与口袋公园建设,配套乒乓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地,增设20台乒乓球台、42套健身器材,推行“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工程,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健身”。
聚焦便民服务需求,为16个社区安装58套新式垃圾分类投放设施,清疏排水管道8.02万米、维修破损井盖113座;开展“明灯亮路”工程,完成216个小区路灯提质改造,新增路灯4440基;将环湖路公厕与景区执法用房升级为“品牌驿站”,内置沙发、饮水机、应急药箱等便民设施,让微空间更有“烟火气”。
聚焦“一老一小”特殊需求,在口袋公园增设适老座椅、儿童游乐设施。目前,200余套适老适儿设施、健身器材投入使用,“国球进公园”等活动推动市民日均游园人次增长超3倍,“15分钟健身圈、生活圈”覆盖率大幅提升。
多元共治:让小微空间更舒心
益阳市着力构建多元共治体系,让微空间治理成为全民参与的“大合唱”。
强化基层治理联动。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互助服务,建立社区微信群发布政策提醒,依托“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活动设立公示牌,公开工作人员信息,让治理更“贴心”。
规范摊贩经营管理。在中心城区规划13处集中经营疏导点、75处早夜市疏导点,增设夜间跳蚤市场,为2600余位流动摊贩提供规范经营场所。
健全长效管养机制。聘请49名“市民园长”负责日常巡查,招募志愿者参与管理;对市场化养护企业实行“季度评分、按效付费”考核,让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实现智慧城管平台在中心城区全覆盖,“扫码监督”等数字化手段推动问题办结率达100%,10万余人(次)参与“我身边的口袋公园”活动。
文脉铸魂:植入地域精神内涵
在小微空间整治提升中,益阳市深度融入历史文脉与地域特色,让每一处空间都“有故事、有温度、有灵魂”。
活用本地资源打造特色主题公园。依托旧气象观测设施打造气象科普公园,结合中医药文化建设百草园,建成竹山廉洁文化公园、纺织文化公园等特色空间,让30余万平方米绿地成为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街头课堂”。
精心打磨空间文化标识。邀请各界知名艺术家实地调研,开展新建口袋公园命名活动,“信义文化公园”等名称既贴合益阳历史底蕴,又彰显地域特色,让微空间成为承载城市记忆的“精神地标”。
文化赋能让城市特色更加鲜明,也让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显著增强。如今,漫步益阳街头,一处处小微空间不仅是休闲健身的场所,更是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阵地。
未来,将以更精细的治理、更务实的举措、更开放的姿态,持续深化小微空间整治提升工作,让微空间都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落脚点”,让“百园之城”的底色更鲜明、民生温度更充足,为新时代城市治理贡献更多益阳智慧和益阳方案。
(黄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