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行业资讯

海南:探索城市管理改革新路径——“一委一办一平台”统筹协调机制取得阶段性成效

日期:2025-10-29

近年来,海南省在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中,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一委一办一平台”城市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全省城市管理体系建设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高位统筹 谋划城市管理新方向

在“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顶层设计下,海南坚持高位统筹,探索城市管理改革新路径。2024年5月,新一轮机构改革将城市管理职责统一划入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形成“管执分离、协同高效”格局。2025年3月,省委省政府印发《进一步加强城镇规划建设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将“一委一办一平台”建设等纳入全省重点任务,海南成为全国首个将该体系明确写入省委、省政府文件的省份。

截至8月,海口、三亚、儋州三个地级市均已成立城市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实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城管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推进”。其中,海口、儋州成立由市长任主任的城市管理委员会联席会议机制,三亚成立由市长任召集人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30多个部门参与。三市同步印发配套文件,统筹解决跨系统、跨区域、跨部门的城市管理问题。其余15个县级市计划于2025年年底前全面建立该机制,力争实现全岛全覆盖。

一体谋划 实现运管服平台建设新突破

海南坚持需求、问题和效果导向,推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功能更新和应用深化,推进“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程”。基于省直管市县特点,采用“省级统建,市县分用”模式,以“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2024年10月,省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通过验收,建设八大系统,依托平台开展多项监管工作,为专项整治提供保障。2024年以来,全省累计上报案件约71万件,助推城市管理提质增效。

为推进平台落地,海南将平台运行指标纳入市县高质量发展考核,发挥“以评促建设,以评促提升”作用。海口平台与“城市大脑”“12345”热线互联互通;三亚平台实现“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网络、四级考评”;文昌作为试点,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多领域监测预警,2024年累计上报问题7.3万余件,结案率约85.7%。

以点带面 打开城市管理统筹新局面

“一委一办一平台”机制建立以来,成效显著。

海口市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破解流动摊贩治理难题。美兰区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的理念,推动执法与服务并重。通过网格化巡查、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推行“721”工作法(70%服务、20%管理、10%执法)、科学设置便民疏导点,实现市容整洁与民生便利的平衡,城市管理从“被动整治”转向“主动治理”。

三亚市柔性管理,文明执法注入城市温度。吉阳区白鹭女子执法队以“柔性管理+温情服务”为理念,推行标准化培训与普法宣教,构建“柔性管理+温情服务+文明执法”工作模式,实行“亮码检查”“信用承诺+执法”等机制,让城市治理更具人文关怀与社会温度。

儋州市多轮驱动,构建垃圾治理新生态。儋州坚持“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统筹作用,推动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协同治理。建成信息化监管平台并接入省级系统,实现“源头-运输-消纳”全过程可视化管理;通过党建引领、宣传教育、群众参与,形成“全民监督+快速响应”的垃圾治理体系,推动城市环境持续改善。

“综合来看,三个地级市的实践为全省推广提供了三方面启示。”相关负责人说,一是高位统筹是关键。必须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治理格局。二是数字赋能是支撑。要加快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程”,实现城市运行数据互联互通。三是群众参与是根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一委一办一平台”机制是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海南将加快全省机制建设,推动城市管理从“部门分治”向“全域统筹”、从“经验治理”向“数字治理”、从“粗放执法”向“柔性管理”转变,为高质量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提供支撑。

(陈博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