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行业资讯

上海:以民主协商赋能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日期:2025-10-28

背街小巷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与市民生活的“最后一百米”,其治理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第二综合网格工作站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充分运用街道“三三制”网格工作法,依托“活力南昌”共治联盟、“零距离家园”理事会、自治家园执委会等平台,通过“三会联动”定策、“三治融合”强基、“三策协同”攻坚,实现“一建二联”筑基、“三清四改”提质,将昔日“脏乱差”的背街小巷转化为“净美靓”的幸福街巷,谱写了一曲基层治理的“民心乐章”。

“三三制”贯通治理全链条

工作站依托“一建二联”机制建立数字台账,对区域内4条马路(老重庆中路、兴安路、香山路、皋兰路)和2个弄堂(雁荡路51弄、重庆南路26弄)进行精准摸排,标注跨门经营、飞线充电等4类问题点位的具体位置、数量及严重程度,形成“问题可追溯、整改可量化”的治理底数。通过“二联”协同机制联合居委、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既宣讲“门前三包”法规,又解决商户经营困难——如将重庆南路26弄5处无证菜点合并为3家规范经营点,既满足居民买菜需求又实现市容提标,彰显“三三制”网格工作法统筹兼顾的治理智慧。

“三会联动”构建民主协商闭环

工作站在“三三制”框架下深化“三会”制度应用,以重庆南路26弄和雁荡路51弄的整治工作为例:听证会集民意,组织商户、居民、物业、执法部门共商方案。协调会聚共识,确定“6月26日至7月4日自行整改、7月5日联合整治”时间节点。评议会验成效,整治后由多方代表对环境改善、秩序规范、问题反弹等情况进行打分评价,形成“决策—执行—监督”闭环,实现治理决策民主化、过程透明化、成果可验证。

“三治融合”强化治理根基

工作站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治理生态:自治强基,发动楼组长、街坊长、志愿者组成“巷管家”队伍,每日巡查街巷环境,及时上报飞线充电、乱堆物等问题。法治护航,联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组成排查小组,深入分析问题根源(如商户流动人口归属感缺失、充电设施不足、老年人买菜需求等);组建联合执法小组,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商户采取强制措施。德治润心,开展“普法进巷”行动,挖掘小巷文化故事以文化浸润提升居民归属感,通过案例讲解、政策解读增强商户法律意识,形成法治与德治共促的良性互动。

“三策协同”推进提质增效

工作站实施“三策协同”的整治策略:“清污策”开展“三清”专项行动(清垃圾、清堆物、清死角),清理卫生死角23处、乱堆物16个点位、不规范垃圾堆放点70余处。“改造策”实施“四改”工程(改设施、改店招、改商居、改飞线),改扩建分离池解决餐饮单位积水难题,更换锈蚀店招提升街巷颜值,整改“三合一”场所消除安全隐患,建设集中充电桩点位整治飞线充电。“固本策”建立“网格长+网格员+志愿者”日常巡查体系,通过“每日一巡、每周一查、每月一评”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推动整治从“短期攻坚"转向"长期长效”,从“问题整治”转向“品质提升”。

基层治理不是党组织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大合唱”。第二综合网格工作站坚持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机制,确保治理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实现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共治”的转变。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组织协调会议9场,解决跨门经营29件、乱堆物38处、飞线充电72次、无证菜点合并3家、“三合一”问题2处、问题店招13个、下水管道1处,各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