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 行业资讯

黑龙江: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让城市边角地变为市民“幸福角”

日期: 2025-09-10
字体:

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拆违建绿、见缝插绿、打开围墙等方式建设口袋公园,以往被忽略的城市边角地、闲置地上,一个个精致小巧、主题鲜明的口袋公园逐渐呈现。不仅补齐了老城区、人口高密度区域绿化活动场地不足、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更让居民体会到家门前的幸福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新选择。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一处以象棋为主题的口袋公园里,休闲亭、石凳、棋盘、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居民在此下棋、健身,其乐融融。“这里原本是一块闲置空地,城市更新改造为象棋公园后,变成大家每天都愿意来的‘幸福角’,我和棋友每天都约在这里下几盘棋。”家住象棋口袋公园附近的王大爷说。

口袋公园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环境,优化了城市景观与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整体生态功能,同时解决了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群众就近休闲的需求。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已建成137个口袋公园,计划再建设104个口袋公园。

不仅是哈尔滨,黑龙江多地口袋公园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佳木斯市红旗街西侧的向阳生活绿道公园毗邻高铁沿线,呈长条状分布,占地约15000平方米,一条通道贯穿整个公园。公园内设施完备,凉亭、座椅一应俱全,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环境。地面巧妙地运用色彩划分出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功能区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几位正在凉亭中聊天的老人对记者说:“这个口袋公园不仅景色宜人、设施完备,更难得的是环境很安静。在游园的同时,还能从宣传板和地面上印制的内容中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据了解,佳木斯市利用城区的边角地带、闲置空地等区域,已建成近百个口袋公园,为市民们打造了贴近生活的城市微空间。

这些散落在城市中的“绿色珍珠”,不仅有效弥补了高密度城区绿化活动场地不足的短板,更通过“公园+”“+公园”的多元融合模式,拓展了城市功能和文化内涵。近年来,鸡西市做足绿化文章,通过构建由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街角公园等组成的多层次公园体系,让“开窗见绿、推门入园”从愿景变为现实。遍布街巷的口袋公园如同散落的珍珠,以“小而美”的姿态,成为彰显城市温度与文明底色的生动注脚。在设计环节,特邀专业团队,结合东北气候与本地特色量身规划,将民生需求放在首位。同时,聚焦“一老一小”群体,不断丰富拓展公园功能。“十四五”以来,鸡西市打造了77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新增绿地面积达250公顷,提质改造公园绿地100公顷,新增绿道42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20年的11.48平方米提升至2025年的19.86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从62.94%提升至88.36%。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黑龙江将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鼓励各地结合地域特色和群众需求,优化设计与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绿化从“增绿”迈向“活绿”,让更多边角地、闲置地变身“活力空间”,真正实现“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好愿景。

(郭春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