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这里不能摆摊哦,不仅影响交通,占道经营还存在安全隐患,前面有专门的便民市场,您可以去那边规范经营。”8月16日晚,当夜市的烟火气渐起,管理人员正耐心叮嘱商户规范摆放摊位……这是新疆轮台县城管推行柔性执法的一个日常场景。
2025年以来,轮台县城管执法部门以“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为目标,在规范管理中注入人文关怀,在精细执法中提升文明温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城市人文答卷”。
从“管”到“服”,执法者变身“服务员”
过去,流动摊贩与执法队员的“猫鼠游戏”曾是城市管理的痛点,如今这种情况已悄然改变。轮台县城管积极转变执法理念,大力推行柔性执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执法全过程。“以前总觉得城管来了就是‘找麻烦’,现在才发现他们是真心帮我们解决问题。”在博斯坦路自产自销经营摊的热汗古丽大姐感慨道。城管部门创新推出“疏堵结合”模式,在城市人员密集区划定5处“便民服务点”,统一配备经营设施、明确经营时段,既让摊贩有了“安稳营生”,又保障了街面整洁。
积极推行“首违不罚+说理式执法”,对轻微违规行为,先进行政策宣讲和警示教育,引导当事人自觉整改。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柔性执法1010余次,群众满意度较往年提升30%。“执法不是目的,规范才是目标。我们多一分耐心,群众就多一分理解,城市就多一份和谐。”城管执法局一线执法人员图依贡·尼亚孜话道出了真谛。
从“粗放”到“精细”,管理精度丈量文明高度
以前街面商户门前物品乱堆乱放,建筑垃圾随意倾倒,装修材料长期搁置,县城集贸市场周边脏乱差,现如今车辆停放有序,以往的破烂不堪的地面焕然一新,整齐划一的停车线内车辆停放整齐,商户门前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占用机动车道的流动摊位被定期清理……城市的细微变化,藏着管理精度的提升。
为破解“反复整治、反复反弹”的难题,城管部门与社区、物业建立联动机制,积极向广大商户发放城市精细化管理倡议书以及相关告知书,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共享共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夜间施工噪声问题,开通投诉热线,联合建筑施工安全监督部门推出“噪声预警通知书”,提前介入施工单位协调作业时间,去年夜间噪声投诉量同比下降30%。
从“独唱”到“合唱”,共建共享文明新图景
“城市是大家的家,管理不能只靠城管‘单打独斗’。”这是城管部门近年来的深刻体会。如今,越来越多的社区志愿者加入城市管理队伍,形成“共管共治”的生动局面。他们穿上红马甲,参与街面劝导、环境清洁等活动;“商户自律联盟”让经营者互相监督、共同维护秩序,这种“执法引导+群众自治”的模式,让文明意识从“被动遵守”变为“主动践行”。
在县城的某条商业街上,有一位李大爷,一直靠摆摊卖水果维持生计,经常在路边随意摆摊,影响交通秩序,城管队员多次劝说效果不佳。但在推行柔性执法后,城管队员了解到李大爷的实际困难,主动帮他联系了附近的便民市场,为他争取到一个摊位,还协助他办理了相关手续。如今,李大爷在便民市场里安心经营,逢人就夸城管队员的服务好。
“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而处罚,而是希望通过柔性执法,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让大家共同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打造一个整洁、有序、宜居的城市环境。”轮台县城管执法局负责人表示。
从“刚性执法”到“柔性执法”,轮台县城管的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也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在未来的工作中,轮台县城管将继续深化柔性执法,不断探索创新,为城市的发展和群众的幸福生活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