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金牛区 “超级大脑”上线 11万感知源让城市治理“变被动为主动”
“老李,监控识别到你负责的垃圾桶快‘爆桶’了,抓紧去处置一下。”“公司注意了,转运餐厨垃圾的时候不要滴漏。”大屏前的赖渊很忙碌,眼睛紧盯着闪烁的大屏。这个大屏联通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城市管理的“超级大脑”,凭借遍布全区大街小巷的11万余个感知源,随时抓取街面信息,经过“超级大脑”的海量分析和计算,大屏会跳出风险提示,由指挥中心安排人员进行风险排除。
“人会有‘打晃’的时候,但是机器不会。添置了这套系统后,城市管理更加精准。”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说,金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锚定成都市城乡人居环境“净优亮美”重点任务,不断完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建设,通过科技赋能与精细治理,推动城市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让市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城市治理的温度与质感。
每2小时轮巡一次 日均发现案件超100件
“这么快,你们是怎么找到这里的?”“我们有城管‘超级大脑’,可以随时查看大街小巷的情况。”这段对话是一次扬尘执法的场景。原来,李师傅载满建筑垃圾的车子带泥上路,造成了污染。李师傅没想到城管队员这么快就赶到了污染现场。
部署10种AI算法,2640路天网探头,每2小时轮巡一次,自动抓拍并派遣问题,日均发现城管案件超100件……金牛区依托“金牛城市管家”平台,以解决民生诉求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了14个智慧应用场景,梳理70余项城市管理数据指标,构建“全域感知-智能决策-协同处置”的智慧城管体系。2025年上半年,金牛区利用“网络理政智能分析系统”,AI自动生成舆情热力图与风险预警事件,精准识别群众高频投诉问题89件,提前整改投诉量即将激增问题14件,网络理政案件平均办理周期缩短至1.7个工作日,市容秩序类投诉同比下降29%,扬尘类投诉满意率同比上升20%;借助“餐饮油烟管家”,发起油烟超标预警514件,处置油烟扰民投诉392件,投诉量较系统上线前下降近55%。依托“共享单车管家”,动态检测全区1.4万个共享单车停车点,清理单车超量投放点位2701处,违停案件量较系统投入前下降50%。
收集意见134条 打造2个美丽街区
“金牛城市管家”平台既是城管问题的“派单员”,还是居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记录员”。
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金牛区采用“硬件提升”与“软件管理”相结合,依托智慧城市大数据,深度分析群众诉求、市政规划、人车流量、店铺经营等多维度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将提升市民“可视”“可感”“可用”体验为重点,以民生诉求变化为重要评价指标,推进综合提升工程。“今年以来,向群众、企业收集了环境提升建议134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推动打造2个美丽街区(文华路街区、金蕊街区)、3个美丽街巷(白马后巷、银杏路、蜀明东巷)、40个美丽街角、12个“金角银边”公共空间,整治外立面1500平方米,增植乔木839株、修枝整形760株。
同时,完成驷马桥街道工人村片区“净优亮美”提升,建成1800平方米休闲文化广场和主题曲艺剧场,布设外摆区并配套便民设施,提升公共空间舒适度与美观度。拆违200余平方米,打通2条里巷,新建透视围墙240米,完成2个院落“微更新”,完成立体绿化270平方米、美化阳台170个;增设“心动”“同心”等艺术装置及主题视觉墙,打造活力地标;实施道路一体化建设,将670米的滨河路改为“步行+自行车”慢行道。同时,针对性地解决了市民及企业诉求问题118个,驷马桥工人村片区群众投诉量同比下降44%。
发现箅子破损453件 清查广告牌隐患53件
金牛城管的“超级大脑”不仅能够“想问题”,更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找毛病”。“谢谢你们及时发现,帮我们照亮了回家的路。”前不久,金牛城管通过“感知源”发现九里堤府河桥西路、汇丰路等地方路灯不亮,立即进行排查维修,很快照亮了群众回家路。
“超级大脑”整合天网探头、数字化城管、网络理政等各渠道信息源,构建覆盖市容秩序、市政设施、应急安全的全域感知系统。无论是道路破损、路灯不亮等基础设施安全隐患,还是违法建设拆除、消防安全检查等领域,智慧城管能够做到精准排查、及时处置,实现了安全隐患问题“主动发现”。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金牛区依托智慧城管系统,发现并处理雨水井盖、箅子破损问题453件,道路破损、坑洼问题523件;发现“有灯不亮”安全隐患问题192件,路灯倒伏问题3件;协同区城运中心,处理城市管理突出问题3029件;拆除违法建设点位297处、面积10.76万平方米,拆除燃气管道占压违建46处。清查广告牌松动等隐患53件,实现“隐患未发先治”。中考、高考期间,办理网络理政案件358件,其中涉考案件24条、噪音案件41件,噪音及涉考问题均在2小时内处置,办理结果满意率为91.5%,态度满意率超过95%。
(江畅 李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