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热点专题
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 行业资讯

山东:青岛 把群众诉求“打开来分析” 靶向施治“急难愁盼”

日期: 2024-06-21
字体: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通过将市民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全量诉求立体化、具象化、精准化,还原群众诉求真实面貌,找准解决问题发力点位,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水平——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老百姓关心的、期盼的,就是民生工作要抓紧、抓实的。去年以来,青岛城市管理领域各行业在明确工作重点、督促推进工作中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把利器,就是把群众诉求“打开来分析”。

“打开来分析”其实就是深度分析、多维分析,摒弃简单的数量对比、机械的解决率满意率核查等单一分析方式,把市民群众的全量诉求立体化、具象化、精准化,让群众诉求不再是一个个条目和一条条数据,而是使之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成为有参考价值、有指导意义的工作导图,按图索骥,一目了然。通过把群众诉求“打开来分析”,城市管理系统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思路,把回应一个问题变为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

数字无言,却最有力。今年一季度,青岛市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投诉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3%;建筑施工噪声、占绿毁绿、市容秩序投诉量分别下降67%、59%、44%;市民群众反映执法不规范不文明不作为问题总量下降了81%。

“清洗”海量数据 还原群众诉求真实面貌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打通与青诉即办平台、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数据壁垒,全量接入城市管理领域诉求工单数据,在此基础上,整合数字城管、行风在线、民生在线、星期三问城管、网络舆情等13个渠道的诉求数据,将每年近50万件诉求,全量纳入分析。

在青诉即办、政务服务热线群众诉求分级分类管理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标准化模块,将城市管理类诉求由原来的146类增加到213类。如油烟扰民问题在政务服务热线中属于五级分类(城市综合—城管执法—环境保护管理—油烟污染—油烟扰民)。

在此基础上,在油烟投诉类别下再细分固定门店与游商浮贩类,固定门店油烟扰民类别下又细分禁设区域和非禁设区域等等,从分类模块搭建上让群众诉求更精准匹配到各行业管理的细分领域,为精准分析奠定基础。

接下来就是对全量数据逐个过筛子,把轻微问题的重复投诉、执法相对人的恶意投诉、不实投诉以及非职责范围事项的无关投诉、不合理、不合规投诉去掉,保留真实诉求、有效诉求,做进一步分析。这是数据分析最琐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海量诉求中有大量的重复件、无效件,全量买单势必导致分析失真。

如在对2023年七区违法建设的诉求分析中,对12584件违建类问题筛查去重后,真实有效诉求仅3733件,分别指向1100多处的一楼圈占,近700处的楼顶违建,430余处的平台露台违建等等,问题指向更加精准,趋势变化分析也更有参考意义。

行业按图索骥 找准解决问题发力点位

群众诉求对行业管理而言,是资源的“蓝海”,对群众诉求的精准分析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调查研究方式。行业管理的现状、趋势变化、短板弱项、问题点位都可以在“打开来分析”中得到印证。

对2023年违法建设诉求,全市新增违建投诉率持续走低(5.5%)、拆除率增高(86.2%),与近年来始终保持违建治理高压态势,“不想建、不敢建、不能建”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的行业现状基本吻合。

对道路保洁质量的诉求分析中,将群众反映较多的路段排查出来,与日常巡查检查发现、颗粒物走航系统监测比对,匹配度较高,各区(市)、各环卫保洁作业公司的责任落实情况一览无余。

在原有区(市)分析层级下,增加镇(街)、社区、相关服务企业分析层级,将问题分析进一步落细落小到区域、路段、点位。对占路经营的诉求分析,不仅各街道的诉求量、问题类别一目了然,景区、路口、居民区、地铁站、医院、学校等区域类型在“打开来分析”中也都有自己的专属画面,成为加强行业管理的重要参考。

趋势变化更是“打开来分析”的强项,通过对近年来旅游旺季环卫保障的诉求分析,梳理出97处易诉区域,一处一策明确精细化保洁方案,增配人员、车辆、流动公厕等,今年“五一”期间城市管理领域群众诉求同比减少47%。

通过对市北区612个油烟扰民点位分析后,发现345个餐饮店铺设置在禁设区域,为从制度机制上理顺餐饮业选址负面清单等源头管理问题,提供了证据支持。

把握问题走向、分析背后原因,有的放矢、补齐短板,才能把回应一个问题变为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今年一季度,全市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投诉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3%。

立足群众满意 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水平

“打开来分析”的落脚点是解决问题,通过在各行业建立“数据+”模式,达到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建立长效的目的。

与“打开来分析”配套的是一线工作法,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在依托大数据分析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同时,也将基层一线作为抓城市管理的主阵地,通过“大数据加铁脚板”,跨级调度、现场办公,共享问题清单、共议解题举措。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主要领导每周实地督导检查,深入市内三区街道办事处的153个楼院,督促解决点上问题1300余件。针对镇街的个性问题,建立专项帮扶机制,组建专门帮扶队伍,对纳入城市管理综合评价的58个街道办事处逐一帮扶,讲政策、讲标准,开展定制化培训60余次,努力将群众“诉求清单”变为“满意清单”。在2023年市政务服务热线市级主办件办理中,城市管理领域的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设、建筑施工噪声、执法不规范不文明不作为、物业服务“质价不符”等顽疾攻坚整治,3次以上投诉的问题纳入市级台账一抓到底。

今年一季度建筑施工噪声、占绿毁绿、市容秩序投诉量分别下降67%、59%、44%,市民群众反映执法不规范不文明不作为问题总量下降了81%。

启动物业服务品质提升行动,瞄准诉求集中的问题、诉求集中的小区靶向攻坚,物业管理领域诉求办理满意率和问题解决率逐步提高,今年前4个月的满意率、解决率均达到了80%以上。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在解决具体问题基础上,着眼长效机制建设,推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从高位统筹、经费保障、人员管理、智慧建设等多方面健全工作机制;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制定《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工作领导的指导意见(试行)》,推进业主委员会及其党组织建设,提高业主委员会规范化运行水平,为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奠定了制度基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是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的工作目标,也是城市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将以“打开来分析”为抓手,在全局上下进一步树立数据分析思维、精细精准观念、实干实绩导向、群众满意目标,抓紧抓实民心工程、民生实事,下足“绣花功夫”提升管理、服务、执法水平,努力让市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