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媒体看点

上游新闻:重庆九龙坡 “十大行动”助推城市现代化治理迈上新台阶

日期:2025-11-25

今年9月,九龙坡区迭代升级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以“小切口”推动城市“大治理”,通过一系列精准施策和精细化管理举措,在城市环境、市政设施、市容秩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城市品质得到全面提升。两个月来,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的工作方法,推动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五台山足球公园整治前。

五台山足球公园整治后。

精准拆违

消除安全隐患,还空间于民

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在拆违治乱专项行动中展现担当,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

数据显示,9月至10月期间,全区共消除违法建筑11954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20.97%。其中,拆除重大安全隐患经营性违法建筑16宗、2575平方米,完成率达到100%;整治别墅类高档住宅“私搭乱建”违法建筑4宗、20平方米;整治其他违法建筑55宗、9359平方米。

在具体工作中,区城市管理局坚持依法治理与人性化操作相结合,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违法建筑,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予以拆除;对别墅区私搭乱建问题,则通过宣传教育、劝导自拆等方式逐步推进。同时,建立违建治理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在围挡整治方面,通过全面摸排全区235个围挡项目、约10.91万米围挡,整治围而不建、以围代治等问题围挡8108米,其中拆除5953米、美化2155米,完成年度任务的23.17%。这些举措有效规范了城市空间秩序,消除了安全隐患,美化了城市环境。

精细管理

提升市容环境,改善人居环境

在市容环境整治方面,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下足“绣花功夫”。国庆节前,该局牵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干干净净迎国庆”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累计出动车辆1654车次,清理“三乱”238处,劝离占道经营539处,规范骑门摊126处,清理乱堆放89处。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为市民营造了整洁有序的节日环境。

针对建筑垃圾治理,该局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工程渣土填埋场建设工作日调度机制,将新建填埋场选址调整为陶家镇治安村岩洞湾地块。目前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该地块填埋总容量约312万立方米,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前期工作,2026年4月前完成建设并投用。三季度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1.48万立方米,资源化利用率达74.94%,“工程渣土治理利用”有效事件立案查处率保持100%。

在治理“牛皮癣”方面,该局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整治方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一方面由镇街负责收集整理后交由平台依法依规予以警示和暂停等处置,另一方面由区城市管理局牵头、镇街配合开展集中处理和及时清理,同时加大巡查力度,防止反弹。10月份累计开展巡查90余次,发现并督办问题370个,整改率达到100%,市容乱象得到显著改善。

智慧治理

科技赋能破解停车难题

停车综合治理是城市管理的难点。

九龙坡区通过构建“交管-城管-镇街”三级联动执法机制,开展人行道停车专项整治。

数据显示,9月以来,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共出动综合整治力量1021人次、车辆510台次,查处人行道违法停车5365件,劝离车辆3258台次,拖移车辆327台次,处理“僵尸车”5台。

停车专项治理行动前。

停车专项治理行动后。

这些措施使15条重点路段人行道停车现象明显好转,主管部门收集到的群众反映占道停车问题大幅下降。

科技手段的应用极大提升了治理效能。该局培训384名城管辅助执法人员使用停车“取证助手”APP,增加执法辅助力量。同时,升级400套民辅警移动执法设备,优化调整149套违停抓拍设备,新增98套违停抓拍设备。在二郎街道试点无人机智能发现、“141”平台推送、前端治理反馈的闭环机制,无人机抓拍违法停车系统已进入测试阶段。这些智能化手段的应用,实现了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治理”的转变。

通过系统性摸排潜在停车资源,10月新增停车泊位1222个,累计新增2360个。“渝畅停”数据平台新增接入经营性停车场3个,累计接入公共停车场247个,接入率达47.86%。同时,持续推进商业体停车场夜间共享停车位38个,这些举措使全区15条重点路段停车守法率达到85%,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市政设施

筑牢城市安全运行基础

在城市抗灾能力建设方面,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持续推进全域照明设施隐患排查。该局组织专业人员对所有路灯线路、接地装置、防水接头进行逐一检测,建立隐患台账,划定高风险区域,梳理低洼、易积水路段29条,累计处理防水接头516处,拆除废弃电杆461根、废弃配电箱5个,全力保障城市照明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九龙坡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拉网式排查与靶向整治,聚焦管网三、四级结构性缺陷(含破裂、变形、脱节等),累计完成缺陷修复159处。针对21处城市道路易积水点位,通过“扩大雨水口尺寸、修复病害管网、增大管道管径、增设雨水立箅、安装智慧水箅”等组合措施,系统提升区域雨水收集与排放能力。目前全部点位已完成改造,易涝积水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石新路下穿道的治理成效就是典型例证。这个曾经在强降雨时让过往司机提心吊胆的易涝点,通过系统性改造,在今年秋天的几次强降雨中表现稳定,智慧水箅实时监测数据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保障了市民出行安全。改造过程中,不仅修复了病害管网,还将管道管径从原来的600毫米增大到800毫米,同时在关键位置安装了智慧水箅,实现积水数据的实时监测预警。

创新实践

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

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在治理实践中不断创新,推动城市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该局已完成《九龙坡区临时占道经营点规划》大纲初稿,正在拟定管理方案大纲。经梳理,现有临时占道便民摊区14个,各镇街拟打造临时占道便民摊区17个,推动摊点设置科学化、规范化。

黄桷坪街道的“星星夜市”就是创新治理的生动实践。通过统筹规划,将闲置空地重新设计,白天作为规范停车区域,晚上变身特色夜市,既解决了停车难问题,又丰富了市民夜生活,实现了市容改善、商户盈利、居民便利的多方共赢。夜市开业以来,日均客流量超过2000人次,带动就业50余人,成为区域夜经济的新亮点。

在农贸市场治理方面,区城管局组织全区25家农贸市场召开“创建文明城区”工作部署会议,督促全区农贸市场对标市场主体硬件设施设备、市场清扫保洁、从业者文明经营等三方面自行开展自查自纠。通过“一市场一方案一专班”的工作方法,重点整治杨家坪农贸市场、渝州交易城农贸市场、花枝蔬菜批发市场等“脏乱差”问题,推动市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长效化。

持续深化“十大行动”城市治理成效

据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十大行动”,持续推进第二批镇街项目建设,稳步扩大“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覆盖范围。

具体措施包括:强化集中整治,将占道停车集中整治时间延长至11月底,持续保持高压严管态势;完善治理机制,进一步加强“交管-城管-镇街”联动执法机制,针对屡禁不止、屡罚屡犯的占道停车问题突出路段,采取定点值守劝离、增加执法频次等手段;丰富科技手段,在城管辅助执法人员“取证助手”APP培训合格后,各镇街可联合辖区交管大队,开展占道停车取证工作,提升管控效率。

同时,该局将加快推进机械式停车设施激励政策出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持续推进“渝畅停”平台数据接入,提升智慧停车覆盖率;深化共享停车模式拓展,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车位错时开放。在违建治理方面,将加强法治宣传,提升居民合规意识;加快推进围挡拆除与占道亭棚整治,规范城市空间秩序;完善临时占道经营规划与管理方案,推动摊点设置科学化、规范化。

通过这些举措,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将持续推动城市管理迈向更高水平,让市民真切感受到城市品质的提升,为建设更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贡献力量。

(王渝凤 实习生 黄诗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