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新重庆
维修更换嘉滨路路灯
党建品牌展示>>>
红色领航·光映万家
“红色领航·光映万家”党建品牌,是市照明中心党委精心打造的一张亮丽名片。“红色领航”彰显党建统领核心地位,“光映万家”凸显服务民生初心。
该党建品牌的内涵是“三坚持六锻造”。一是坚持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擦亮政治本色。旗帜鲜明讲政治,锻造忠诚之心;完善环境育文化,锻造团结之心。二是坚持队伍建设支撑,凝聚支部奋进力量。锚定关键抓班子,锻造引擎之心;激励党员勇担使命,锻造担当之心。三是坚持核心业务抓手,打造支部融通体系。党建业务同推进,锻造共融之心;党建服务同落实,锻造为民之心。
以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为市照明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能。景观照明一处、快速路照明一处2个党支部获得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红岩先锋·四强支部”命名,4名党员获得“担当作为好干部”“最美城市管理人”“岗位学雷锋标兵”等市级表彰。
今年6月,中心党委荣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重庆的“两江四岸”便被璀璨的灯光装点得如梦如幻。
这绚丽的夜景背后,是重庆市城市照明中心(以下简称“市照明中心”)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在市城市管理局的领导下,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生动实践。
党建铸魂强根基
红色引擎激活力
“灯光,不仅是城市的眼睛,更是我们党建工作的生动体现。”日前,在市照明中心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时,中心党委负责人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让每一盏灯都成为传递城市温暖和光明的使者。”
近年来,市照明中心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推动党建质量全面跃升。
该中心党委按照市城市管理局党组“1+17+N”党建品牌矩阵建设总体部署,以“渝城治理·探路先锋”党建品牌为牵引,遵循“一单位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的原则,聚焦城市照明特色,构建“红色领航·光映万家”党建“1+14”品牌体系。此品牌以党建为引领,将照明服务民生、助力城市发展作为核心使命,为重庆城市照明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今年3月,该品牌成功入选首批全市机关党建“优秀品牌”。
今年初,以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在党员带领下攻克了灯饰控制系统兼容难题,为行业技术革新提供示范。这是市照明中心以党建为“引擎”,通过品牌创建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的一个缩影。
为促进党建品牌培育,市照明中心党委构建了“四级联动”机制,形成了上下协同的良好局面。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三坚持六锻造”工作法,有力推动了城市照明智能化、精细化发展。
“党建强,则业务强;党建兴,则事业兴。”市照明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推动重庆城市照明事业迈向新高度。
匠心点亮民生路
光影雕琢夜景美
今年备受瞩目的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以“两江四岸”为背景的璀璨夜景惊艳世界。在每一盏灯、每一束光的背后,离不开市照明中心“掌灯人”的匠心守护。
“在做好迎春灯饰建设和常态化巡查巡修的同时,今年我们重点加大了“两江四岸”核心区照明设施巡查维护力度,全力保障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夜景效果。”据市照明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提前成立了2025年除夕夜“两江四岸”核心区照明保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保障方案,认真对接央视春晚导演组拍摄需求,积极配合完成楼宇景观照明检修和联调联试,开展重要区域临时性灯光设置,对部分路段灯具灯光效果进行优化和改进。
为确保“两江四岸”核心区域最佳夜景效果呈现,市照明中心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走在前头。
江北照明处电工、共产党员江海就是其中之一。在春晚灯光保障中,他带领团队提前半个月对北滨路照明设施开展“地毯式”排查,调整灯饰、加装投光灯、增设景观灯。春晚当天,又提前三小时复查,确保灯光万无一失。
在中心党委领导下,各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反复对变配电设施、控制系统等进行检测,对应急保障等问题进行周密的安排,让美轮美奂的重庆夜景完美呈现央视春晚。
事实上,一边精心打造“景观照明”让亮丽夜景成为重庆的“金名片”,一边细心守护“功能照明”让每盏路灯点亮“民生路”,一直以来是市照明中心的两大核心业务。
为保障景观照明,《“两江四岸”景观照明优化提升方案及灯光秀策划方案》编制工作正有序推进;为南滨路堤岸安装LED线性洗墙灯1000余套,新装线缆2000余米;更换菜园坝大桥LED线性投光灯3000余套等。今年6月,由中心推送的寸滩长江大桥夜景灯饰在2024年度“发现重庆之美”活动中获得“重庆最美夜景灯饰”奖项。
为保障城市照明品质不断提升,他们坚持“日、周、月”巡查巡修长效机制。上半年,功能照明亮灯率、设施完好率分别达99.72%、99.49%以上,景观照明亮灯率、设施完好率分别达98.37%、98.3%以上,位居全市前列。
同时,解决照明问题也是保障民生之举。以四横线二郎立交暗盲区整治为例,专业团队勘察后增设了路面灯和隧道灯,彻底解决市民夜间出行难题。
这一切,只为城市的夜晚增添温暖与光彩。
数智赋能新生态
智慧照明向未来
6月17日晚,重庆“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11787架无人机在灯光秀的交相辉映下绘就出巴渝山水动态画卷,引发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引爆全网强烈关注,惊艳世界。
这场世界级展演的完美呈现,离不开市照明中心的科技赋能与精细保障。
“时间同步是灯光秀成功的关键。”市照明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为确保中心所辖49台智能控制终端与无人机编队精准配合,技术团队对变配电设施、“两江四岸”景观灯饰等开展20余次分区域调试,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000余人次。通过智能联控系统,灯光启闭实现秒级响应,较传统控制效率提升数倍,同时降低能耗30%,实现生态效益与观赏价值双重提升。
这场灯光秀背后,是中心持续推进的城市照明数字化转型。该中心牵头实施的市级数字应用“政务·渝城灯靓”建设,目前已完成11个行政区自建的13套照明控制系统全量对接,通过系统互联实时归集2万余台物联感知设备运行数据,将中心城区灯杆、变压器、管线等全量资产信息与全市GIS地图融合,实现“一物一档”可视化管理。
“利用智能监控系统,我们能实时监测设施运行状态,精准判定故障路段。”该负责人表示,系统让故障修复时间大幅缩短,市民几乎感受不到灯光中断。目前,中心正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推动照明设施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并会同电力应急队伍对重点区域设备进行可靠性测试,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下一步,中心将聚焦数字赋能“规建治”协同,有序推动城市照明一体化监管,建立中心城区“9+2”重要道路功能照明和“两江四岸”核心区域景观照明“一把闸刀”集控机制和平台,构建全域可接、指令可达、风险可控的超大城市现代化城市照明治理新体系。
(张锋 吴志杰 图片由重庆市城市照明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