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法治报:19个市民“金点子”为重庆发展赋能
市民的建议正在让重庆越来越美好。今年初,市城市管理局发起了“城市治理我建言”金点子征集活动,截至目前,共收到了553条建议。其中,19条“金点子”已被相关部门领办,即将“变身”为可感可触的民生项目,还有不少好的建议被纳入城市治理规划,成为了推动城市不断进步的“金钥匙”。
过去,巴南区花溪街道重庆理工大学对面的路段流动摊贩扎堆,既影响市容,也妨碍交通。为此,有市民提出金点子建议,激活重庆“夜经济”,破解“流摊”治理难题,打造一批“巴渝特色口袋夜市”。
花溪街道办事处结合市民建议和实际情况,会同相关部门调研,召集商户共商规范经营方案,在原址划出约4000平方米地块,打造“口袋夜市”,为流动摊贩提供规范的经营场所。
今年5月,崭新的“巴渝特色口袋夜市”投运。“城管蓝”轮班值守,对轻微违规行为以劝导、纠正为主。所有入驻商户须配备餐厨垃圾收集设施和油烟净化器,让夜市充满烟火气的同时也不失整洁。
巴南区李家沱街道一处开发商配套的休闲绿地,因后期疏于管理,被部分居民开垦为菜地, 脏乱差臭。于是,市民提出金点子呼吁,从环境修复、功能转化、社区共治等方面着力,把荒坡菜地改造成城市小公园。
李家沱街道办事处采纳建议后,联合多方资源,清理并整治约1.5万平方米绿化地,铺设步道步梯800米、平台220平方米,配套健身器材和照明设施,建设过程还多次征求了居民意见,融入本地生活需求。
曾经杂草丛生的“烂菜地”,如今已变身为李家沱恒大公园。每到傍晚,居民便三三两两地在此散步、闲聊,家门口多了一个舒心宜人的好去处。
大件垃圾“出门难、回收贵”,常常陷入“无处安放”的窘境,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更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市民提出金点子支招,认为城市大件垃圾难以处理,应从安全专业服务、价格规范等方面及时处置。
针对这一建议,北碚区政府相关部门探索解决方案,在小区内设置临时投放点、在中转站设集中回收处置中心,明确“谁产生谁负责”原则,推动垃圾处置主体责任落地。
同时,开发线上预约小程序,引入具备运输资质的企业开展上门收运,并建立居民、企业、政府三方议价机制,推动形成价格透明、居民可负担、财政减负的长效机制。
从源头收集到末端处理,一整套闭环流程正在落地,让大件垃圾也有“好归宿”。
(记者 唐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