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重庆市环境卫生暨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江北区召开。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将加快推动完成200座城市公厕提档升级,完善劳动者港湾服务功能,落实化粪池安全管理责任。
会议现场各代表认真学习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攻坚之年。今年来,重庆按照全市城市管理“1553”工作思路,统筹推进环境卫生和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在整改攻坚、环境提升、服务保障、数字赋能方面取得实效,但也面临“城市治理任务重、民生服务需求多、安全保障压力大”等复杂情况。
重庆各区县城市管理部门将在生活垃圾治理、建筑垃圾治理、生活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管理、环卫设施建管等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具体而言,各区县城市管理部门将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隐患排查治理,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力度;抓好建筑垃圾集中整治,做好建筑垃圾专项治理,推进建筑垃圾全链条监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治理攻坚行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体系不断完善,引导群众养成“自觉分、准确投”的好习惯,推动农村垃圾分类走深走实;深化道路清扫保洁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深入开展拖欠环卫工人工资问题整治等。
会前,与会代表分组观摩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渝中区雍江苑小区、两江新区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利用厂和江北区下五村小区、生活垃圾绿色驿站、五宝镇垃圾分类等点位。渝中区、江北区、潼南区、黔江区、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和城口县住房城乡建委在会上交流了经验做法。
(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