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打卡最美 | 綦江探索“口袋公园+”建设模式,“+”出城市新图景
“最美”候选档案
项目名称:綦江探索“口袋公园+”建设新模式
候选奖项:重庆城市治理典型案例
推荐单位:綦江区城市管理局
见空布绿,见缝插绿。在重庆綦江区,近年来当地城市管理部门着眼于建成全民共享共惠、充满活力的生态园林城市这一目标,积极探索“口袋公园+”建设新模式,正以“城市微更新”的针脚,绣出一幅“城在园中,人在画中”的共生图景。
“口袋公园+”到底“+”了什么?綦江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加的便是“口袋公园+量身定制”,民生民意进口袋。
为满足市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激活城市边角地、闲置地功能活力和潜在价值,区城市管理局通过召开院坝会、座谈会、现场会等形式,在公园选址、功能设计、器材选择、色彩搭配等方面广泛征集两代表一委员、辖区街道以及社区居民意见,最大限度地让好的建议意见落实落地,为市民“量身定制”家门口的乐园,打造“一园一景”,让群众成为口袋公园的设计者、城市建设的主人翁。
位于文龙街道沙溪路的欣悦口袋公园,便是为小朋友们量身定制的公园。附近市民介绍,当时公园要修建的时候,区城市管理局和社区就专门组织了附近居民开坝坝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当得知很多家长都特别希望能有一个适合孩子玩耍的地方后,区城市管理局立即展开行动,最终打造了这个集儿童游乐场、雨水花园、林下休闲广场、观景平台于一体的“宝藏地”。
其次,“口袋公园+全龄友好”,休闲娱乐全覆盖。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区城市管理局合理增加活动场地,精心栽种绿植,让口袋公园兼具休闲、社交、儿童娱乐、文化传承等功能,实现全龄友好型绿地空间。
在版画广场口袋公园,便通过追溯綦江农民版画历史,提炼文化特色,并设置众多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游玩的设施设备,进而打造的集城市文化展示、市民交流游玩、运动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文化客厅,成为了綦江老百姓身边的露天版画花园。
最后一个“+”,即“口袋公园+城乡融合”,镇街提质变花园。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綦江区在建设“绿色发展、生态宜居”城市的同时,坚持以城带乡,鼓励并带动全区21个镇街扎实推进绿化美化和公园建设,目前已建成横山镇体育公园、篆塘镇滨河体育公园、赶水镇桥城主题公园、石壕镇长征公园、花坝乡村游乐园等镇街公园,完成绿地提质共计12.6万平方米。
目前,綦江已经建成了24个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焕新的空间如同绿色拼图,填补着城市的记忆缝隙,这座山水之城正以“方寸之美”,诠释着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深层逻辑。
(记者 王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