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大棒骨是什么垃圾?这些垃圾分类小常识请知悉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人,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年夜饭的餐桌上,大棒骨和用过的餐巾纸是其他垃圾,鱼刺是厨余垃圾,饮料瓶是可回收物。”“节日期间,大家一定要坚持做好生活垃圾分类,过一个干净整洁的新春佳节。”
近日,以“垃圾分类,时尚过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龙寿路社区文化广场开展,市民们踊跃参与,活动旨在营造新春佳节期间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提升广大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人意识,依据《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积极主动、自觉参与和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美化环境过新年。
在活动现场,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化身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员,为居民送上《条例》宣传折页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并现场讲解《条例》知识点,分享生活垃圾分类的小窍门和心得体会。
同时,还组织居民有序参与垃圾分类飞行棋、趣味四分类卡片投放等趣味游戏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让居民明白自身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人身份,养成对生活垃圾自觉分类投放的行为意识。
志愿者介绍道,大棒骨是其他垃圾,不是厨余垃圾,因为大棒骨无法通过微生物进行快速分解,因此不能作为厨余垃圾,而是归入其他垃圾中。
“垃圾分类好,保护环境,大家都应该支持和遵守。”在活动现场的居民张群表示,生活垃圾分类已开展了好几个年头了,大多数居民都转变了思维,从以前的不关心分类到现在的主动分类,这个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她坚信,生活垃圾分类利国利民,更是为子孙后代谋福利,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支持,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分类的队伍,最终实现全民参与的目标。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垃圾分类推进办公室主任古懋佳一边引导居民参与四分类卡片投放趣味游戏,一边耐心地讲解垃圾分类相关的知识。他表示,开展“垃圾分类,时尚过年”主题宣传活动,旨在让辖区居民充分了解《条例》等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增加居民的垃圾分类主体责任人意识,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当中来,助力社区基层环境治理,营造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社会氛围,尽最大努力在源头上“能分类,会分类,分好类”。
(记者 李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