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重庆高新区 社区+校园联动 小手拉大手提升垃圾分类成效
华龙网3月1日讯 “你好,同学你知道今天社区要开展的活动是什么吗?”
“知道啊,这是社区和学校共同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之前在其他小区也做过很多次了。”张同学介绍说。据了解,为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重庆高新区思贤社区联合沙坪坝小学开展以“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整个活动以“听、学、看、说”的形式进行,现场由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学生排队签到,将同学们分成多个小组,组建“大学城沙小垃圾分类队”,分别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尤其是如何正确分类。
听——环保知识助力新风尚
“你们知道吃完玉米剩下的玉米棒是什么垃圾吗?”来自环卫集团的工作人员李梅梅发起了提问,“我知道,猪可以吃的都是厨余垃圾,所以它也是。”同学们都争相抢答,“不对哦,因为它和大棒骨一样不易降解腐蚀,所以归为其他垃圾。”工作人员李梅梅在现场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垃圾四分类的小知识,并倡导大家遵守垃圾分类标准和规范,同时还为同学们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手册。
活动现场。
学——家中老师树立好榜样
现场还有许多特别的“老师”——家长们,他们自发的在一旁教大家如何正确宣传、发放手册,“请问您之前了解过垃圾分类吗”,笔者上前访问了其中一位家长,“当然了解,我们还被评为了重庆高新区垃圾分类时尚榜的优秀家庭”说着他便拿出手机给我们展示榜单,“我们家从去年就开始做垃圾分类了”。据王爸爸介绍,其实孩子比他们更懂垃圾分类,主要是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进行学习了解。
家长在活动中树立榜样。
看——00后浪花样启风景
一边“垃圾分类”宣讲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另外一边“垃圾分类手抄报”也在展出,同学们用绘画想象着未来宜居的生活场景,用文字发起绿色文明的倡导。
“垃圾分类是我们应该做的,因为要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其中来自沙坪坝小学的肖同学介绍说,“在学校里,老师会举办垃圾分类的科普班会;在家里,爸爸妈妈会教我分类垃圾,我们家连垃圾桶都分了4种。”除了学习了解垃圾分类,肖同学还讲述了如何正确分类,比如吃剩的食物因为易腐烂,应该放进厨余垃圾桶等小知识。
在和肖同学的交谈中,笔者深切的感受到这些垃圾分类创意手抄报传递着孩子们的绿色发展理念,并将有助于他们把绿色生活方式带回家庭,带动社会。
学生们展示手绘作品。
现场除了手绘的绿色风景,还有一道亮眼的红色风景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他们都是我们社区的红领巾志愿者,志愿者成员有学生也有家长,社区每年都会组织开展主题性的寒暑假活动,就像这次的垃圾分类公益宣传活动一样。”社区工作人员周莉介绍说,“本次的活动覆盖了社区的8个小区,将在寒假期间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据了解,此前思贤社区的志愿者还开展了“绿色敲门在行动”,小学生志愿者分组上门入户,向居民讲解垃圾集中投放点,利用可回收物制作手工作品,向居民展示可回收物的变废为宝,社区希望通过小学生们的引导示范,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说——宣传标兵环保超人的“言传身教 ”
现学现做,同学们在备足了功课后,化身垃圾分类“宣传标兵”,“有理有据”地向路上来往的叔叔阿姨们发放宣传手册,并讲解垃圾分类的小窍门。笔者跟随其中一组,来到邻近的小区宣传,一边几位同学向周围的居民仔细讲解垃圾分类,其中听讲的老人面带笑容频频点头,并竖出了鼓励的大拇指;另一边的几位同学变身“环保超人”,捡拾着路边的垃圾并统一装进环保袋里。
“让孩子当‘老师’,一方面能提高他们队垃圾分类宣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监督家长,成为家庭实现垃圾分类的小小引导者。”社区工作人员周莉说。
宣传标兵向居民介绍垃圾分类知识。
据悉,重庆高新区思贤社区联合沙坪坝小学开展以“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环保教育,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从而影响家庭、带动社区,共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共享共建美丽新家园。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