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创新“无人机+低空巡检”机制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效能
一是建立“需求共提”机制。全方位掌握各部门、镇街对无人机巡检任务、巡检路线、巡检频次等方面需求,将“碎片化”巡检需求进行总体统筹,坚持“一架无人机多专业共享,一次飞行多任务共用”的核心原则,与专业飞手共同制定涵盖各成员单位需求的巡检航线,确保一架无人机一次飞行完成多部门共享、多任务共用,目前已构建64条智能航线、覆盖110平方公里重点区域,无人机资源利用率提升至80%,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60%。
二是建立“场景共谋”机制。梳理形成跨部门核心业务3个、跨部门一级核心业务8个、跨部门二级核心业务21个,跨部门业务事项35个。将“无人机+低空巡检”与推进数字重庆建设“1361”体系相结合,打通无人机与区三级治理中心、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市区两级“一本账”应用数据接口。运用注意力机制优化YOLO模型算法,已成功上线13种属地化AI算法模型,贯通道路垃圾、占道开挖、非法垂钓、城市烟火等25个高频业务场景,识别准确率达97%以上。
三是建立“成果共用”机制。建立“AI中枢”控制中心,对自建和共享接入无人机进行统一管理,对区公安局、区应急局等重点部门的临时性任务开发“紧急任务插队”机制。打造“数据智管”功能模块,可实时查看无人机在巡检过程中抓拍案件的基础信息、处置状态、自闭环等全流程,针对不同类型案件进行数据智能分析,生成高发区域、高频事件,为部门和镇街提供决策支撑。目前,非法售油类案件处置时效从平均2小时缩短至29分钟,效率提升58%以上,非法垂钓等违规行为处置实现从“小时级”到“分钟级”跨越,通过区数字工作台及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交办各类事件693件,办结率均达100%。




